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公民基本素质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思想,而在中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是按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是开发中小学生潜能、,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只有这样,才符合提高民族素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如何使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来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从以教师为主体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本人谈一下几点。
从素质理论到同一思想认识
目前,“应试教育”在人们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管理体制、教育的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我校成立了小学数学课改领导小组,为了统一大家的认识,课改领导小组于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素质教育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考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知识、能力同步发展。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加深了对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理论上的武装和认识上的提高,为素质教育真抓实干提供了前提和保证。为了在实践中少走弯路,课改领导小组提出各年度的主攻任务,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在我校起步是早的,步子是稳的,进展是顺的,效果也是好的。
要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首先,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学习数学的过程,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其次,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知识的形式,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这是知识的同化。“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可以说,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是决定新的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内部因素。最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求异也可以培养创造精神,对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好处。
要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第一,课堂提问面向全体,照顾后近生。第二,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练习设计一般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最基础的练习,可以仿照例题编写,要求全体学生都会作,体现“大纲”和教材最基本的要求;二是稍有变化的练习,全体学生都能对80%以上,这一层次的练习完成,标志着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三是提高练习,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师课堂巡视指导全面、深入。应特别重视后进生,多给他们一点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避免知识缺陷的积累。
四、确立素质目标提出实施建议
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着眼于小学生身心潜能,我从教学中归纳几点实施建议。分低、中、高三个学年段,从文化素质、智能素质两个方面分别确立目标,提出实施建议。例如,五、六年级数学科智能素质的目标,我们是这样分三个方面加以描述的:首先从学习能力入手。进一步培养绘画、制作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养成讲、看书、看图学习新知识的习惯,听讲能抓住重点,看书不懂的地方;能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对比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归纳、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