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合肥八中、屯溪一中)2018届高三11月联考试卷
生物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乙都具有双层膜,且扩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可在甲中氧化分解成C02和H20
,后者有丙结构
,且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
,正确的是
B.—种物质进出同一个细胞的方式不一定相同
,正确的是
,pH条件应为该酶的最适pH
,使用H202酶效果较为理想
,第一步应将酶与底物进行混合
,保存温度应设为酶的最适温度
,错误的是
、核酸和磷脂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产生的ATP都能释放到细胞质基质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速率不同
、线粒体和叶绿体
“消化车间”,下图表示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和“消化”功能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内质膜有关
,利用苹果树、梨树幼苗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单位省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02浓度和温度均可影响光合速率
,苹果树幼苗和梨树幼苗的实际光合速率相差2个单位
,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和温度
,苹果树根尖细胞与梨树叶肉细狍内都能合成某些大分子物质
,其中X物质和Y物质是两种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过程产生的[H]可以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③过程有ATP合成,涉及的酶在动物绌胞内也有分布
④过程无ATP合成,则该过程Y物质并未被彻底氧化分解
②和⑤过程在蓝藻细胞内也能进行,其中②过程消耗ATP
,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毎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M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
→E的变化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C过程会有染色单体的形成
℃,某兴趣小组利用该植物的叶绿体进行了图1、图2和图3的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2中温度改为20℃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说明叶绿体内有ATP和[H]
,图1装置中离体的叶绿体也不能持续合成有机物
,正确的是
,遗传信息并沒有发生改变
,物质交换速率会变快
,细胞周期一般延长
,错误的是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