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内容摘要: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弘扬祖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举措。所以,重视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本文结合学生课外阅读实际情况,就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阐述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借用冰心老人的读书心得加以概括,那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关键词:
课外阅读现状目的兴趣环境能力
正文:
对于课外阅读活动的深思源自于一番话对我的触动:“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是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面对高耗低效的语文教学所发出的痛心疾首的呼吁。
一直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误区,那就是“一条腿走路”。这“一条腿”指的是课内阅读。每个学期——150多个日子,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们就带领着学生们,围绕着一本教材——30多篇课文,辛辛苦苦、勤耕不辍。这样的语文教学从即时效益来看,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似乎效果明显。但从长远来看,过于局限于课本,驻足于课堂这“一亩三分地”,靠着这“一条腿”“走”下来的学生往往知识贫乏、思路狭窄,缺乏真正的语文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的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重负,并由此产生许多灾难。”这些灾难发生的原因只有一个——对课外阅读的忽视。
所以,我们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课文160篇(段)。要求广大教师从“大语文观”出发,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究竟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如何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课外阅读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伪”——阅读观念功利化
调查问题1:你平时看课外书吗?都看些什么课外书?
结果: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看课外书的占了95﹪。85﹪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看作文类或学习指导类课外书。
原因:“我爸爸说多看这些参考书学习成绩才会好。”
“老师说多看作文书就能写好作文。”……
分析:从参与阅读的数据上看,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似乎令人满意。然而从学生阅读的内容却可以看出许多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阅读观念的功利化。在“读书就是为了考试”的功利性的教育观念下,许多家长为孩子所购买的所谓课外书大多是《一点通》《字词句段篇》、《同步作文》、《优秀作文选编》这一类教辅类书籍。这样的阅读实质上还是披着“课外阅读”羊皮的课内阅读,是“伪阅读。”
二、“虚”——阅读指导形式化
调查问题2:老师关心你们的课外阅读情况吗?平时老师是怎样指导你们的?
结果:令人失望的是,80﹪以上的学生并没有感觉到老师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尽管大多数老师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教学后布置拓展阅读,尽管中高年级的老师每周末都会要求学生摘抄读书笔记,但大多流于形式。
原因:“除了读书笔记,其他的做不做无所谓。那些背景资料,《一点通》上面都有。至于课后阅读,老师从来不检查。

“摘抄读书笔记最累了,每星期最少要抄两篇,还要写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其实很容易做,只要字稍微写工整些,心得体会简单写上一两句,老师至少给你打个良。”
分析:对于我们的许多老师来说,课外阅读就是属于“课外”的阅读,属于学校范围之外的阅读行为。为了保证学生回家后能去读书,所以,于是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就与课前预紧紧联系在一起,于是,课外阅读变成了固定的、僵化的课文拓展和读书笔记摘抄,成了依附于课内阅读,完成课内阅读教学的手段。丰富的阅读内涵却尴尬地被显性的作业形式所替代,老师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和指导可见一斑。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大课改的背景下,尽管广大教师大多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但由于功利性教育观念的影响,课外阅读的组织和指导基本流于形式。所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目的、意义并不明确,甚至错误地把它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负担,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并没有真正得到培养。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一、提高认识——“读书好”
要明确认识的焦点,让学生明白:读书究竟“好”在哪里?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告诉我们:扩大孩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新起点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7-06-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