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内脏的总称。
五脏:化生和储藏精气,包括心、肝、
脾、肺、肾。
六腑: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包括小肠、
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胆、
脉、脑、髓、骨、女子胞。
脏腑辨证
1、何谓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通过四诊收集的资料结合脏腑
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八纲、病因、气血等
理论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
其病机、病位、病性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
辨证方法。
2、适应症:
以脏腑病变为主的内科杂病。
3、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八纲辨证——是对病人整体证候表现总和的规律
概括,以起提纲领的作用。
脏腑辨证——是将八纲进一步落实到脏腑上,用以
辨明疾病的部位、性质,并指导治疗的辨证方法。
关系: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本方法,是辨证的总纳。
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是辨证的核心。
(一)心的生理与病理
位置: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
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
外有心包护卫。
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
一、心病的辨证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 周流全身的作用。
生理: 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
心气充足—面色红润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
病理: 血脉空虚,脉虚无力。
心血瘀阻,唇舌紫暗,脉结代。
心气不足
心的病证主要病变特点:
:心悸、怔忡、心慌、心烦、心痛,面色不华、
面寒青紫,舌体瘀斑,脉结代等。这类症状可首先考虑这为
心的病变所致。
: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志错乱等。
:舌尖红赤,舌体糜烂,舌体运动失调(舌强失语)。
:心经有热可下移小肠,影响分清泌浊而出现尿频、
尿急、尿痛,尿短赤、灼热等。
病因久病体虚,年高体弱,禀赋不足,汗下,失血过度。
病机二者病理基础都是心气不足,心脏鼓动乏力,宗气
运转无力。气损及阳→心阳不足→心阳虚。
是同一病性发展中的二个不同阶段。
心气虚、心阳虚
心病的辨证
心气虚和心阳虚是指心气不足,心之阳气虚衰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
心气虚
心悸、气短、自汗、乏力动则加重,脉细弱或结代
兼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
治法:补益心气
方药:归脾汤、保元汤(人参、黄芪、甘草)
中成药:步长稳心颗粒,补中益气丸,参芪片等。
心阳虚
兼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淡胖,苔白滑
治法:温补心阳
方药:养心汤、桂附保元汤。(人参、黄芪、甘草、桂附、制附片)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证候
病因久病体虚,脏器衰弱,饮食伤脾,血液化源不
足,过度劳神或心血不足。
病机心血亏虚,心失濡养,久则阴血耗伤。
心阴亏损,虚热内扰→心阴虚。
心阴虚:是指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心血虚:是指心血亏虚,心失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心阴虚、心血虚
※
中医脏腑辨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