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专题
陈立娟
一、幼儿园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明确提出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属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
幼儿园双重任务-----“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还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在延安时就曾题词“好好保育儿童”。保育工作是幼儿园一切工作的前提,因为只有幼儿身体健康了,才能坚持来园;只有来园了,其他活动才有可能进行。因此,保育工作就是“1 ”,其他的环节就是1后面的0,1不存在了,其他再多的0都毫无意义。
保教工作的关系
以保为先保教并重
保中有教教中有保
以保促教以教固保
保教合一促进发展
幼儿园目前保育工作的现状
1、“孩子都不听我的,只听X老师的话。”
2、“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我们只管把自己的卫生工作做好就行了。”
进班观察活动室时我发现: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保育员则在旁边大声喊着:“xx小朋友快坐好”引得全班小朋友注意力分散;午餐时,孩子们正安静地进餐,好心的保育员不断大声叫着“谁还要加饭、谁还要加饭”并在孩子们中走来走去“快吃,快吃”,严重破坏了安静、轻松的进餐环境。
这些情况表明:保育员工作热情非常高,但缺乏科学性和技巧性。
二、树立科学的保育观念
传统的保育观认为保育工作包含幼儿体检、
生活作息、膳食营养、锻炼与安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等,将保育工作简单理解为搞好班级卫生,照顾好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因此在工作中“重保轻教”,注重对幼儿的身体照顾,缺少对幼儿心理的关注,注重环境卫生,忽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缺少主动配合教师教育的意识和行为。
现代保育观认为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已不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和养育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达成,保育工作更关注如何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包括创设和提供增进幼儿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条件和宽松、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更重视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养成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教师紧密配合,一日生活皆课程
为了更好地发挥保育员工作的作用,保育员对自己的工作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增强建功立业的使命感,树立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和终生学习的思想。不仅要熟练掌握保育员工作操作技能及相关标准质量要求,掌握清洁卫生工作基本技能,幼儿生活管理技能及教育活动配合技能,安全及卫生消毒工作技能,保管好幼儿物品,班级设备用具。“教育要渗透幼儿的一日生活”通过各种渠道,丰富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职业素养的紧迫感,要有激烈竞争的危机感,又要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尽心尽责做好保育工作。
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