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腐败令人警惕
——读官场小说《公章》
( 纪委华赤子)
公章是权力的标志,权力的通行证。在错误的使用下,小小的一枚公章也可以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官场小说《公章》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虚构的,但其现象在现实中可能存在的故事。
邓晓军经过几年打拼,又使用了相当的政治手腕,当上了东江县县委书记。权力所至,金钱,美色等便向他滚滚而来,他的心把持不住了,就参加了一些公司的腐败活动,间接造成了江东县的一起特大矿难。在社会舆论和上级的严厉追究之下,他被免职,被调去当南云市委的一个办公室主任(实际上是秘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落和消沉,邓晓军发现自己负责的市委和市委办公室的文件起草、收发、传阅,特别是市委公章的使用,很有油水,有名堂。在当下受到行政权力很大支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政府部门的批文和信息、情报,在商人们眼里是很有价值的。有不少商人、私营业主,为了取得信息,为了方便市领导批准,对邓晓军这个“公章主任”也开始献殷勤,拉关系了。
邓晓军意识到这是公章起的作用,是自己管公章的原因,于是故意在这上面做文章,以此暗示那些来办事的人们,适当地给一点“好处”。他看到:有一部分事务性文件,似乎不涉及大的原则,不需要市领导批准,他是可以做主的。他就故弄玄虚,见机行事。给好处就办,不给好处就找借口拖延。
某文化发展公司的老总刘望财为了盖一个公章,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由于没有给好处,被公章主任邓晓军“卡”住不办。有一天,市委保险柜里的公章不翼而飞。邓晓军万分着急,不敢公开报案,唯恐上面追究自己的责任,影响自己的前程。只是暗中寻找,找了几天依然未果,于是就花钱请人造了假章代替,表面上办公工作照常运行。不料这遗失的真公章却被刘望财无意中捡到。刘就用这枚公章,任意使用,到处为自己和别人办事,赚了不少的钱。后来业务越来越多,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他就又找人私刻了几枚假公章。如一些地方民政局的“婚姻登记专用章”。一些银行的‘信用卡中心章“、一些派出所的“户口专用章”,一些大型企业和公司的公章等等。……
纸总是包不住火,事情有一天终于败露了,由于刘望财收了某县委书记的钱,而那个书记未能如愿进入市委领导班子。这位一心要升官发财的书记气的要死,加上他在外面和某个美女偷情的事被他老婆发现了,要找他算帐。他一紧张,想不开,竟然服安眠药自杀了。
公章腐败 令人警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