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
篇章结构
“诗歌结构”,是指诗人对作品内容的组织安排。体现在人、事、场景的布局,局部与整体的协调,首尾的照应,段落的过渡,线索的安排,详略虚实的设计,时空动静的调度等等。出题者常以“结构”为抓手,引导考生进入审美境界,体会诗人的匠心睿智。
诗歌整体结构的把握,既涉及诗歌写作的构思,又涉及诗歌即景抒情、由事转议等常见方法。
结构方面的技巧主要有: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一、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译文:楚江笼罩在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译文: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译文: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译文: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二、过渡
过渡:即承上启下,对诗歌的内容作衔接,或者对诗歌的情感作转承。
【分析】此小令实际是宝贵者的人生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而词人的情感是通过一组景物意象传达的。仔细分析:上片写的是“重帘”之外的景,诉诸“视觉”;下片笔触转到“重帘”以内,诉诸“听觉”。这儿的“转”,正是由“一霎好风生翠幕”完成的,“好风入幕”,便是一个巧妙的“过渡”。
浣溪沙(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金多。
请说说“一霎好风生翠幕”这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浣溪沙(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金多。
译文:小楼重重门帘外面有燕子飞过,晚上红花的花瓣落在了亭子里,独自一人在栏杆边而感到寒冷。因一阵轻风才看到那碧绿帘幕,几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叶上,酒醒来人都走了又有了忧愁。
三、线索
诗歌在内容主旨上或者情感上围绕一条中心展开,线索可以是作者的情感、某一特定事物等。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2005江苏卷)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古诗结构技巧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