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罗斯音乐文化看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音乐文化、俄罗斯音乐文化、音乐文化的发展
摘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极其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资源。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近年来音乐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变化。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也面临着严峻形势。而在传承和发展名族音乐方面俄罗斯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在国外曾有人评价当时的苏联拥有三个世界最强:一为军队,二为体育,三为音乐。可见俄罗斯音乐在世人眼中的地位,而且21世纪的俄罗斯经历了诸多社会巨变之后,起伟大的古典音乐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振兴,于此的同时,如同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硕士生吕东所说:“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已经深深地嵌在每个俄罗斯人的灵魂里。”而在20世纪,由于特定的历史机遇,俄罗斯音乐成为对20世纪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产生过最为重要影响的外来音乐。此文将从中、俄两国的音乐发展历史,通过对比比较,来对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做一些阐述
历史
中国音乐是比较宽泛的概念。自宋代之前, 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发展,而到了清朝末年,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主要是学校歌曲与军歌逐渐传入,而中国的现代音乐或专业音乐其实算起来只有区区一百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几个发展
1、晚清时期:专业音乐的初步启蒙
2、民国初期: 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音乐继续发展辛亥革命胜利后, 民国政府命令废除清政府的教育宗旨并在中小学和师范学校列音乐为必修课,
3、 20年代新音乐的初步发展
4、 30 - 40 年代规模空前的抗日歌咏和音乐创作的发展
5、 80 - 90 年代音乐的繁荣
俄罗斯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6~9世纪东斯拉夫部落生活时代。当时的音乐主要是一种对大的讴歌,以及表达对祖先的歌颂和崇拜,这时候的作品带有一种很浓厚的宗教色彩。9世纪末,以英雄史诗和传说为内容的“壮士歌”逐渐繁荣。这时候的艺术作品生机勃勃。到18世纪,音乐艺术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成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娱乐和消遣。 18世纪末在俄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俄国作曲家学派形成。他们的创作共性是对俄国民间生活题材的关注,采用俄罗斯民歌素材,音乐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19世纪30~40年代,格林卡的创作标志了俄国音乐古典主义传统的确立,奠定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坚实基础。并且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也得到了空前发展。19世纪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俄国革命歌曲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从两国国家的音乐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现代音乐的起步十分晚。俄罗斯的音乐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
了众多外族音乐,然而她在学习借鉴外来音乐的同时始终在围绕着一个不变的主题——民族风格,他们的音乐从未离开过广大民众。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也必将是一条民族之道。
二、音乐的资源及背景
俄罗斯是一个以乡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乡村才真正是俄罗斯这片辽阔大地的灵魂,辽阔的疆土,众多的民族,给予俄罗斯音乐丰厚的滋养。他们的慢歌节奏自由,旋律徐缓,悠长的拖腔,在这种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俄罗斯民族深沉凝重的气质。歌颂英雄、歌唱自然、表达爱情、倾诉苦难,都是慢歌常见的内容。快歌节奏欢快,表达对美丽健康、幸福美满的热爱,突出了俄罗斯人热情诙谐、豪爽奔放的另一面。
一
俄罗斯音乐文化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