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耿爱侠的创新杯论文.doc.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徐州市第七届中小学“创新杯”教学优秀论文封面
论文题目:想意境,悟诗境
论文内容主要涉及的学科: 小学语文学段:小学作者姓名: 耿爱侠出生年月: 1968、12 性别:女职称:小一作者单位(全称):沛县敬安镇郭庄小学
邮编:221636 联系电话**********
学校意见:
学校印章
年月
县区评审结果和意见:
单位印章
市评审小组认定等次:
签名
等次
简要评价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复审认定等次: 签名:
终审认定等次: 签名: 
想意境,悟诗境
古诗,语言精炼,想象丰富,寥寥数笔就能把诗人对生活中人、事、物的爱憎和感叹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诗感情充沛,没有涂脂抹粉,摩拳擦掌,卖弄文骚之态;也没有娇柔做作,故弄玄虚,无病呻吟之意。其表现手法令人心折。如何让学生明诗意、悟诗情呢?
一、创情境,进诗境
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学习情境,利用创设的学习情境与古诗内容相机呈现,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古诗的情境,把学生带到一种真切、生动的学习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出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对学生说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啊!从古到今,我国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经被激发出来,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知诗人解题意
鲁迅先生说过,“知人论事”。了解一首诗的作者是学古诗的起点,知道一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有利于对这首诗的理解。
我们特别熟悉的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前者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者,格律严谨、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风格。吴齐贤在《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如杜甫五律《倦夜》,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呢?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这些问题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连,读者若能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诗歌,则将事半功倍。
三、抓字眼明诗意
古诗语言精炼,字词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而来,都有其相对的含义,甚至描绘了一幅画、一个场景、一段情节等。因此在理解上不能单从字面意思入手,要深挖细究自斟句酌,既要发挥想象,又要符合诗意。如在教学《冬夜读书示子渝》时,可从“无遗力”、“绝知”、“躬行”入手,首先理解字词在诗中的含义,然后再理解其它字词的意思,采用串珍珠的形式,把诗的意思组织起来,在明确诗意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四、想意境悟诗境
每首诗都是诗人的情感交响曲,而这种情感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从诗句中体现、从诗境中激发、从诗意中领悟。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

耿爱侠的创新杯论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