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心
第一节:心的概括
第二节:心的延伸
第三节:温馨提示
第一节:心的概括
一、心:关于心理的基本素质和活动能力的一个文字。其义包涵:心质、心能、心技、心力、心商及延伸。
【心理活动的威力】。
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颤悠悠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它是通过此地的唯一路径,经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涧底。
有一天,一个盲人、一个聋子和一个耳聪目明的年轻人来到桥头,他们需要从这几根铁索桥上攀走过去,别无选择。经过短暂的商议,三个人开始一个接一个抓住铁索过桥了。
盲人心想,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可以心平气和地攀附。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的咆哮怒吼,恐惧相对会减轻许多”。于是,盲人和聋人便从铁索桥上走过去了。
那个健全的人一边自我激励一边鼓起勇气开始过桥。刚走出十几步路,当他看到桥下的险象,听着咆啸的水声,想象着自己从桥上掉下去的各种惨状,内心变得越来越恐惧起来。再看看距离对岸起码还有50步路那么远,他的信心立刻崩溃了,双腿也开始发软。他决定停下来放弃过桥,于是拼命地抓紧手上的铁索,慢慢地转过身去。然而,就在此时,他一脚踩空终于从铁索桥上跌了下去,随着一声惨叫这位健全的年轻人便一命呜呼了。心理活动是伴随每个人,每件事,只不过当事情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心理活动产生剧烈效应,人们已无法无自控时,它的作用才突显出来。了解并利用心理活动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成长。古人云,得人心,得天下,现在,在美国心理学是大学唯一的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须课。可见心理活动的重要。
二、心质:反映心理素质及状况。笼统地说,心理素质好的叫胆大,心理素质差的叫胆小。胆大、胆小是指胆量的多少,在古代我们的祖先认为心理素质与胆有直接的联系。包涵:心先质、心后质。
1、心先质:就是通过遗传获得的那些心理素质,心先质是心理素质发展的胚胎。心理素质的作用不仅是承受压力,还要承受喜力。
【幼儿学走路】曾经有这样一段记忆让我经常思索。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儿,引起了我的注意,发现这个幼儿非常认真学习走路,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又继续练习,一会在地上爬,一会站起来走两步,可爱极了。让我深思的是他走着走着,走到一个阶梯往上爬,两只小小的手撑在墙壁上,一只脚迈上阶梯,另一只脚缓缓地紧跟着,当两只脚并列好再向上迈一阶梯,他非常的小心,像似摸着石头过河,走了几步摔跤了,他哭了,我准备上前去把他扶起来,突然他看见了我过来了,唉,他不哭了,站起来了,我又回到原地看着他将做出什么行为,他对我可爱的一笑,又继续手撑着墙壁往上爬,最后他爬到了石梯的顶端,又往下爬,双手撑在墙壁上往下爬时,伸出一只脚往下踮了踮,好象没有踩到石梯,心里有点害怕,脚又收回去了,就这样摸索了好几次,最终看见他一脚踩在石梯上,他高兴得向我呵呵笑,他又取得一次成功,他迈出了成长的重要的一步,走上坡容易走下坡难,他做到了这一点,快走完石梯,他又摔跤了,我没打算去扶他,他看着我,自己站起来了又爬上石梯,就这样摔了又爬起,一个星期过去了,再看见他时,他已经非常熟练地走来走去。幼儿摔跤,没有谁给他做个思想沟通,做压力排解,心理疏导,更没有谁教他走路,他一次次摔倒,一次次又站起来,他的心理素质非常好,最终成功学会走路这一重要技能。在这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正常的小孩,由于学走路摔跤,摔得不敢再去学走路,这是生存本能的驱动,也是本我学习的欲望,本能和欲望的激励才有不会枯竭的原动力,这是多么纯正的
“勇敢的心”。他们不为升官发财,也不为宝马别墅,他们只为“走路”,他们才是最勇敢的“行者”。曾经的我们都是这样一位“行者”。我们的心先质是胆大的,摔不怕,勇往直前。“勇敢的心”,人人有之,不是吗!
2、心后质:就是在心先质基础上锻炼发展起来的那部分心理素质。
【小孩子迷路】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心理素质的成长是经过培养教育和自我锻炼的。
【懦弱的鲨鱼】是什么磨灭了我的心气,是什么稀释了我的梦想。以至于已经不敢再怀念那个曾经的梦想。
心《五星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