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心理防暑:心若静凉夏至
酷暑已至,尽管人们体验诸多清凉度夏的方式,却也不能直接改变人体的各种不适。借助外力消解燥感的同时,何不与自然坦诚相待?
据了解,有20%中暑的人与不良情绪有关,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夏季情感阻碍”。十堰柏和心理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曲鹞奇说,“心静自然凉”,从古至今,人们都深谙其道。
古法心里消暑两三则:透过流传至今的古代典籍及诗词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古人消暑生活片段。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床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通过文字描述,可以看出古人对心理消暑尤为重视且经验丰富。调节心理,让生理适应燥热环境,由心而生出的乐观态度,任由烈日当空,任由汗流浃背,仍闭目养心,若再配上时令鲜果、清冽茶水,即使酷暑的夜里,也能感觉凉爽。
令人心理消暑两三事: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心理消暑的必要性,对于都市人来说,心理防暑同样是消暑方式中的重点。“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承受着更多来自生活、工作中的压力,炎炎夏日很容易出现心理中暑,它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尤其是对于某些疾病的患者来说,一旦受到不良刺激,常会使病情加重。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些办法,预防心理中暑。
”曲鹞奇说,人们可以通过合理作息、环境营造、心理暗示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降低暑热对人的影响。
给视界一份清爽:烈日炎炎,人的视觉受到强光的刺激会产生心烦意乱的感觉,如果此时出现一片火红,明黄、荧光色等其他饱和度高的颜色时,相信很多人的不快会马上升级。对此,曲鹞奇建议在家庭、工作以及个人穿戴上多采用冷色调如白色、蓝色、绿色等。家里用的窗帘、沙发墙纸等可以运用冷色调,避开燥热的颜色,营造清凉环境。另外还可以养一些绿植,创造一个绿色空间,既可以降温又可以安抚情绪。
宝石花:它拥有肥嫩的叶片,每一片叶子都像一座水库,养在干燥的空调房是个不错的选择,宝石花生命力强,也十分耐旱。
芦荟:这种植物收到很多人的喜爱,造型养眼,而且耐旱耐寒,不但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还能使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给耳朵一份清静:汽笛声、商店劲爆的音乐声、餐馆里嘈杂的人声等都会使人产生燥郁情绪。古人居室内听琴声,到大自然听松涛、溪流,现代人虽然能够假借交通工具的便利迅速到达海边、森林、湖畔躲避酷热,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远观而不可真正亲近自然。“安静的环境也能预防心理中暑,可以听听舒缓的轻音乐或者外出的时候到安静的公共场所,如西餐厅、咖啡厅、书店等,远离嘈杂,放松身心,让耳朵也清清静
心若静凉夏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