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1月,。该数字创下了34年的新高,%。美国失业率创下15年新高,更好地证明了美国经济正面临严重衰退。与此同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欧元区也正面临非常严重的衰退,在2009年下半年之前经济不会复苏。在这场经济“寒冬”中,那些一度在市场中叱咤风云的巨头公司们,除了裁员之外,还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呢?
金融巨头:减薪从高层做起
早在两个月之前,华尔街便开始盛传金融企业年终分红要减少三到五成;现在,华尔街上谈论的却是另一个数字——减少50%~70%。尽管如此,多数经理人觉得勉强可以接受,毕竟,与失业相比,减薪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高盛
高盛集团2008年11月公布第三季度财报:由于银行和交易业务遭遇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一次下滑,公司盈利大降70%;这也是高盛9年来最大的利润跌幅。面对如此糟糕的业绩,高盛旋即宣布高管降薪措施:以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为首的7大高管将放弃2008年的年终分红,只能获得60万美元的基本工资。
要知道,过去几年里,高盛不仅多次刷新了华尔街公司的盈利纪录,公司7大高管的年终分红也屡创历史新高。以次贷危机初现端倪的2007年为例,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的奖金高达6790万美元;两位联席总裁让•温克尔维德和加里•科恩分别为6750万美元;首席财务官戴维•维尼尔为5750万美元。另外3名副总裁2007年奖金虽未对外公布,但绝对也是千万美元级别。仅此一项,高盛就少支出几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
高盛是首家承认2008年的奖金可能大幅缩水的华尔街大公司,但它绝不是最后一家。华尔街鼎鼎有名的“麦克刀”——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麦晋桁,2007年曾经因一次季度亏损而放弃了当年的奖金。摩根士丹利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业绩比上年同期下滑了7%。大约一个月前,麦晋桁就告诉首席董事基德,鉴于公司股价下跌和公司裁员,这个时候拿奖金似乎不好。这是他连续第二年放弃年终分红了。
摩根士丹利联合总裁瓦利德•查马和詹姆斯•高曼也拿不到2008年奖金。此外,摩根士丹利将把35位高管的奖金削减65%,其中,前14位高管平均削减75%。公司还将启动一个奖金项目,内容是如果员工导致重大损失或其他损害,公司将收回已发放的奖金。
瑞银
瑞银(UBS)早在2008年11月就提出类似摩根士丹利的“奖金追回”办法。自2008年10月以来,瑞银总共损失了500亿美元,是此次信贷危机最大受害者之一,瑞银决心对高管薪酬支付办法做出重大改革。2008年11月23日,瑞银宣布,12位最高级别的高管2008年将没有奖金,公司将从2009年开始修改所有高管的薪酬制度。
瑞银新任董事长彼得•库勒尔未来的薪酬将仅包括单一现金基本工资和固定数量的股票,以免出现可能的利益冲突。2009年,瑞银将修改2%~3%的最高级别员工的薪酬制度,并将更注重长期业绩。根据上述改革方案,现金和股票奖金将在3年期间错开发放。公司在发奖金时,还将把亏损和盈利都考虑在内。库勒尔表示,此举可能成为其他银行的基准。
IT巨头:不带薪休假盛行
IT行业同样不容乐观。美林
巨头们的“过冬”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