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研读“八珍汤”论文.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研读“八珍汤”论文
【摘要】“八珍汤”最著名的益气养血方剂之一,临床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可用于内外妇儿等科。是补益气血的代表方剂,方中八味药是补气益血不可或缺的常用药,全身各系统很多,急、慢性疾病所致的气、血两虚之证,应用本方均可达到气血双疗的效果。
【关键词】补气益血四君子汤四物汤
“八珍汤”(《正体类要》)即“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的。
细读此方,认真研究..毕业,加深了领会,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读。
1组成本方的药物性味,归经及功效
(3克),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归心、肺、脾经。功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重危之证。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之症。用于脾之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之证。用于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及消渴之证。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之证。
(10克),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之证。用于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之证。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易多汗之证。用于因脾虚气弱而至胎动不安。
(8克),白茯苓味甘,辛温。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用于各种水肿。用于脾虚诸症。用于心悸失眠。
,酒拌,一钱(10克),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之证。用于气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之证。用于血虚、血滞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用于痈疽疮疡。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8克),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辛散温通之效。为“血中气药”。
“上行头目”用于头痛,风湿痹痛。
“中开郁结”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用于心脉瘀阻,胸痹心痛。
“下行血海”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旁痛络脉”用于祛风活血止痛,缺血性脑血管病,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等。
(8克),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之效。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枸挛作痛等症,用于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
,一钱(15克),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效。为“补血要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之证。为“滋阴主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温汗,遗精,消渴等。能“补精益髓”,用于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疲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炙,五分(5克),甘草味甘,平,性温。归心、肺、脾、胃经。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解毒增效。用于通经、暖胃,消除红肿,下气通关,强壮筋骨。
我认为这八味药均是补血、益气之上乘佳品,佳者珍也,也许这就是“八珍汤”的“八珍”之意吧!
注解:所谓“钱”数为古代医书中用量,括号中为现代常用量。
2组成本方的“四物汤”和“四君子汤”的功效特点
“八珍汤”

研读“八珍汤”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