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我校按照《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认真总结学校办学优势、经验及特色,现制定如下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力争在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起到示范、引领、辐射等积极作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直面大浦东经济的再次腾飞,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着力提高育人效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鲜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强劲的中等职业示范学校。
总体目标
为适应大浦东开发开放进入二次创业阶段的发展需要,依据大浦东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等特点,充分发挥浦东职教集团的资源集聚优势,从2010年到2013年,紧扣现代服务业这一发展主题,坚持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东辉铸就成为一所“质量一流、特色明显、充分发挥区域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的标杆性学校。
突出特色
(一)直面大浦东经济产能升级,培养本区域产业技能人才
浦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龙头,是经济发展日益繁荣的地区。2008年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为综合改革实验区,同时浦东新区又是教育部给上海的教育改革实验区;2009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浦东新区建设“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意见》;2009年5月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2010年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元的上海迪斯尼乐园项目得到国务院审批。一片大好形势使得大浦东进入了第二次跨越式发展阶段,经济建设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能升级。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将迅速增长,其中包括就地培养的中低端人才,尤其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直面大浦东经济的再次腾飞,适应大浦东以服务型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需要,努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旅游服务、财经商贸、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四大精品专业群,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以区域经济为依托,融入到达大浦东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利用区域优势,抓住区域机遇,谋求学校的区域化发展之路,是我们学校未来三年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牵头浦东职教集团,做强专业、打造品牌
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突破大浦东职教的发展瓶颈。大浦东有着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但长期以来,处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状态,职校发展存在师资短缺、经费不足、力量薄弱、后劲乏力等问题。
我校李文亮校长作为新区人大代表,结合浦东职教资源和地理优势,牵头递交成立浦东职业教育集团的提案,并在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浦东教育局成立了浦东职业教育集团。集团45家成员单位,包括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金茂集团、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等23家企事业单位,上海金融学院、电影艺术学院等10所职业院校,浦东软件园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等6家职业研训机构,以及技师协会、软件协会等6家行业协会。
学校依托浦东职教集团龙头地位的优势,将冲破单兵作战的围城,实现中高职、校企研的融合。在加强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及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将迎来新的突破和更大的发展。以资源集聚,做强专业;以强势专业,打造学校品牌。这是我校今后改革发展的生命线。
重点任务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突破口。展望未来,我们将始终围绕七大重点任务,秉承改革发展的思路,坚持学校的区域化发展之路, 利用集团院校、企业、研训机构的融合优势,继续夯实内涵铸品牌、锐意创新谋发展,力争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浪潮中的排头兵。
(一)改革培养模式
以“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过去以课堂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
浦东职业教育集团的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联系,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适应大浦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就业市场需求,能够“零对接”上岗的实用人才。
1、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依靠浦东职业教育集团中的上汽集团、哈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办学,保持学校职业教育紧贴大浦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加贴近大浦东区域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 促成学生拿到更多、更实用职业资格证书。
2、 坚持工学结合、顶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