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的,以人体代谢障碍、血糖增高为共同特征的慢性全身性
代谢性内分泌疾病。
致病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各占50%)
致病条件:长期作用
基本病理:血糖增高+其他代谢紊乱
主要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抵抗
什么是糖尿病?
-细胞
胰岛素
细胞膜
葡萄糖
转运
介导
与/或
磷酸化作用
细胞内酶、蛋白质、
RNA、DNA的合成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Kruszynska Y, Olefsky JM. J Invest Med. 1996;44:413-428
(如:米饭、饼干、水果、鱼、肉、牛奶)
高血糖的机理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社会动荡
血中有高糖,
细胞缺能量。
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
%
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
中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采用WHO 1999 标准
暂不推荐HbA1c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的控制标准
HbA1c控制标准定为<7%
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和综合治疗
强调生活方式干预、降血糖、降血压、调脂和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
提出筛查和临床治疗决策的路线图
2010年版指南要点
4
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
提出危重患者、妊娠和青少年的血糖控制标准
优先选择有充分循证依据的药物,制定新的治疗流程图
胰岛素起始治疗可根据患者特点选择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
确认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规范手术适应证和管理
抗血小板治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策略
制定下肢血管病变筛查路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2010年版指南要点
5
新指南亮点
2013版一个主要亮点是有更多的中国研究数据被采纳。从糖尿病筛查到治疗策略及方法涵盖了更多来自中国人群的研究数据。
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但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性逐渐增大。因此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间的联合治疗及口服药物和注射降糖药间(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
新版指南关于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路径与老一版指南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仍然推荐二甲双胍作为首选的一线药物;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可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采用其他口服降糖药;在两种或三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7
新指南亮点
指南推荐,当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短期HbA1c>9%或FPG> mmol/L时,需启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选择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1-3次注射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或预混胰岛素每日2-3次注射。
在低血糖风险方面(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mmol/L,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mmol/L),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等口服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低血糖风险较小。
“糖尿病患者应制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
8
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逐年增加
Xu,et al. ;310(9):948-958.
我国6次全国性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汇总
a:城市人口糖尿病患病率,%;b:仅指城市人口IFG患病率,%;
#:包括IFG(空腹血糖受损)、IGT(葡萄糖耐量异常)、IFG+IGT的总体患病率
#
#
a
b
患者比例(%)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速率真的如此迅猛吗?
更新要点
筛查标准不同是导致患病率不同的原因
诊断标准不同可能使患病率被低估
调查方法不同可能导致患病率估计的偏差;采用自然人群OGTT试验来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可能更准确的反映了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
Xu,et al. JAMA. 2013;310(9):948-958.
兰州标准:FPG≥130mg/dl或/和2hPG≥200mg/dl或/和OGTT曲线上3点超过诊断标准;WHO 1985标准: FPG≥140mg/dl或/和2hPG≥200mg/dl;WHO 1999标准:FPG≥126mg/dl或/和2hPG≥200mg/dl;ADA标准:HbA1c≥%或FPG≥126mg/dl或2hPG≥200mg/dl
调查年份
1980年
1986年
1994年
2002年
2007-2008年
2010年
诊断标准
兰州标准
WHO 1985
标准
WHO 1985
标准
WHO 1999
标准
WHO 199
2014基层糖尿病指南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