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将军冯玉祥
学院:管理学院班级:A10旅游一班姓名:方成丽学号:100803109
内容摘要:倒戈将军
基督将军
布衣将军
周总理曾说:“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且不论周总理的话是否有顾及政治形势的成分,但至少可以看出,这是当时共产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以及很多旧军阀、旧势力所希望看到的评价。所以,不论冯玉祥将军的心中所想,本性如何,他的所作所为在大的历史视角上,至少是积极的,值得肯定。
冯玉祥将军被人骂的最多也最惨的,大概是“倒戈将军”的称号。第一次“倒戈”参与滦州起义,主要目的是反对清王朝。20世纪初,清政府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搜刮人民,劳动人民不甘压榨,多次举兵反抗。在1910年春,当时冯玉祥在清朝北洋军任第八十三标三营管带,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与王金铭等人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在士兵中秘密宣传反清革命,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冯玉祥与王金铭等积极密谋响应,决定加紧积蓄革命力量,准备在滦州武装起义,并与天津革命组织“共和会”会长白毓昆等人密切合作,共商举义事宜。1911年12月31日滦州起义爆发,1912年1月2日,宣布滦州独立,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并向全国发出通电,发表对内对外宣言及各种文告,阐明军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可是起义军准备进攻天津,在雷庄附近与清军展开激战,因敌众我寡,渐居劣势,战至次日黎明,起义军失败。滦州起义失败后,冯玉祥被革职递解保定。第二次“倒戈”发动北京政变,主要目的是反对直系军阀统治。1923年曹锟、吴佩孚控制北洋政府后,具有进步思想的冯玉祥将军在孙中山推动下,与陕军暂编第1师师长胡景翼及第15混成旅旅长孙岳结成同盟,决心寻机推倒曹、吴军阀统治,拥护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革命。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奉两军在山海关一线正面接触,展开连日激战,双方投入20万以上兵力,均出动了海、空军参战,战争的规模是近代军阀混战史上空前的。冯玉祥将军时任直军第3军总司令,他趁直、奉两军在石门寨、山海关等地激战,直系后方兵力空虚,率部倒戈,星夜回师北京,发动著名的“北京政变”, 囚禁曹锟,通电主和,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改所部为中华民国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邀孙中山赴京共商国事。此时的孙中山已是重病缠身,为了国家的前途他毅然北上,并提出“召开等条约”两大号召,同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作斗争。不幸的是孙中山于1925年1月26日,被确诊为肝癌,3月12日病故,虽然孙中山提出的两大号召没有实现,但直系军阀统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第三次“倒戈”发动反蒋战争,主要目的是反对蒋介石独裁。
北伐革命胜利后,蒋介石任兼陆海空军总司令,他为了确立个人独裁统治的局面,决定改组国民政府,实行“以党治国”的训政,以“裁军建设”相号召,力图编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军队,加剧了与国民党内部各军事实力派之间的矛盾,遂至兵戎相见,1930年5月冯玉祥将军率部倒戈,与晋绥军阎锡山部队联合共同发动反蒋战争,史称中原大战,这场战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蒋军虽攻占河南归德等地﹐但总的形势不利,蒋军撤
布衣将军冯玉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