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治站上墙制度
(1—7项为必须上墙内容,8—20项为各乡镇根据实际选择性上墙内容)
范本:
注:制度牌要求蓝底,标题为方正大标宋黄字,正文为黑体48号白字。
一、综治工作站职责
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宣传活动,提高居民道德、法制观念,推进和谐社区深入发展,组织开展“平安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
二、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做好群防、群治、群巡的督促、指导工作,定期组织检查重点、要害部位,防范各类治安事故的发生。热情接待群众举报和案发现场保护,配合公安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工作。
三、组织开展民间纠纷调解,及时受理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无纠纷积案,无纠纷激化,无群体性闹事、上访,无违法调解。收集上报有关民情、社情和治安调解信息。
四、组织开展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和法轮功人员、吸毒人员及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协助做好流动人口、出租房的登记管理工作。
五、组织开展公共安全和消防安全检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六、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建设。
七、负责本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研究、制订防范措施,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二、综治工作站制度
一、工作管理制度:任务分工清楚,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有计划,实施有方案,月季有检查,半年有考评,年终有总结评比。半月向乡镇综治工作中心上报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动态。
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研究分析本社区治安状况和矛盾纠纷的规律与特点,制订防范方案,落实防范措施,总结上阶段工作,部署下阶段任务。
三、排查调处制度:定期排查,及时调处。凡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及生产、消防、环境等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对于情况紧急的突发性事故和重大、复杂的一时不能解决的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信访上访案件,安全事故等事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矛盾激化,同时即速上报有关部门,作出妥善处理。
四、治安防范制度:认真落实“四防”措施,定期对菜市场、交通要道等重点部位的治安保卫、公共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督促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落实。经常开展治安巡逻和治安检查,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各项治安秩序管理。
五、法制教育制度: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定期刊出宣传专栏,按时完成年度普法计划,不断提高居民法律意识。积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归正人员及轻微违法人员的社会道德、法律、政策教育。
六、台帐管理制度:做到资料台帐统一管理,治安巡逻和工作例会有记录,纠纷调处有登记,计划、总结及各类信息统计报表等重要资料文件实行分类整理,及时装订,统一归档,搞好规范化管理。
三、综治工作站主任职责
一、在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领导和上级综治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社区综治工作站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等工作。
二、组织协调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综治站和楼幢负责人的合力作用,维护社区内部团结和治安稳定。
三、负责制定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四、及时掌握综治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和群防群治队伍的思想动态,负责抓好政治、业务学习和培训。
五、开展调研,针对综治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工作意见,不断完善工作制度。
六、负责综治站内部职责分工,工作考核和总结评比。
七、办理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上级综治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调解委员会工作任务
一、依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开展民间纠纷调解工作,依法、公正、公平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定期排查,及时调处。定期排模、分析本辖区民间纠纷动态,研究制订防范措施,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预防在先,调解在前,一般纠纷不出社区,无纠纷积案,无纠纷激化,无因纠纷引起的非正常死亡案件和信访、闹事案件,无违法调解,调解率、成功率分别达到100%、95%。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与普法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完成普法教育任务,不断提高公民法制观念。
四、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工作,做好社区自治章程等规章制度的制订、执行、处置工作。积极参与“文明社区”建设、“平安社区”
建设,努力构筑“法治社区”、“和谐社会”新格局。
五、依法治理,推进新社区建设,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归正人员和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协助、指导本辖区片区楼幢做好纠纷预防、纠纷调解和安全管理工作。
六、总结经验、及时汇报,定期向社区“两委会”、镇政府报告纠纷调解情况及民情、社情和意见与建议,及时反映社区治安纠纷动态与规律和国家法律、政策在社区贯彻、执行、实施情况。
五、调委会的工作制度
一、受理
社区综治室上墙制度 村居(社区)综治室上墙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