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游真诠(1-10).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游真诠(第1回)Journey to the West
(2011-01-07 16:32:17)
转载
标签:
天心
《易》
须菩提
五行
悟真篇
黄信阳
黄信阳论道
杂谈
分类: 书画艺术与影音资料
山阴悟一子陈士斌允生甫诠解
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悟一子曰:此明大道之根源乃阴阳之祖气,即混元太乙之先天,无中生有之真乙。能尽心知性而修持之,便成金身不坏,与天地齐寿也。
 
此回提纲二语最著意在上一句,为作者全部之统要。解者只提心字为主,妄揣混注,反昧却大道之根源,是不知道也。并不知心,竟将仙师度世真谛全然遗弃,可惜可叹。
 
首言灵根也者,先天真乙之气也。经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云: "两者同出而异名"。方其气也,真乙之气不可见,故为天地之始;及其有也,真乙之珠现于空虚中,故为万物之母。一气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俱真乙之气变也。其为气也,立于天地之先,入于天地之内。始自无中生有,复自有中生无。人能得此一气,可以包罗万象。故曰: "得其一,则万事毕矣"。《悟真篇》曰: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易》曰: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元始以一粒宝珠证道,三教圣人无不从此道直探根源,洞明造化。盖道生一气,一气生形,形中又含始气。故天一生水,水为壬水。壬即真一生物之祖气。壬水长生在申,申者猴也,故为猴。申金生于土,石者土之精气之核,故为石猴。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气、九宫八卦,即《悟真篇》所云: "五行四象全藉土,九宫八卦岂离壬"者是也。
 
乙为花果之木,生于震东,阳气始生之地,纳音为海中之金,故在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此水中之金即父母未生前先天真乙之真金,故无父母而父天母地产于石卵。
 
目运两道金光也,因服食后天之水而金光潜息,将渐失其初禀之性矣。以其为水中之金,故居于水帘洞。内有铁板桥,分明是天造地设的家当,非人力所能为。此种家当,得之者我命不由天,不受老天之气者矣。诚天地间至美之大乐王也,故称美猴王。自盖闻天地之数,自此总明灵根源流之奥旨,并无心字在内。
 
仙师用一诗关扭,侧到人身上,甚明云借猴假名,以完配金丹大道之成耳。使历代人人而皆属此之完配,则亦称外王称内圣而任其纵横矣,非言心之难制也。下文方说人当体察其妙,尽心知性,勉力修持之为贵也。
 
人身难得,百岁易蹉,急宜开发道心,自己勉力,须知仙佛神圣之道,长生不老之方,人人有分,奈何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殊可怜悯。故仙师指出一个路头,还向西方访问,直至西牛贺洲,讨出一个神仙下落。噫!神仙不择地而生,岂南赡部洲果无,转至西牛贺洲而有耶?仙师立之意,只要指明南方为火旺之乡,非金生之地,必至西方乃产真金耳。与全书取经必往西方同一义也。
 
说出个行孝的君子,孝为行仁之本,即与神仙相近。故与为邻,其中又有妙义。盖神仙之道以水生金,非以金生水,乃母隐子胎,子报母恩之象,同一行孝之道也。
 
樵夫曰: "不远不远,此山名叫灵台方寸山,山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菩提梵语,即华言正道也。此处明提灵台方寸,一勾三点,读者谓是指心字无疑,予亦何能谓其不是指心?噫!误矣。若云是心,以心问心,参禅打坐,祛欲循理便可长生,又何又用求仙访道,南奔西驰耶?以此心为天地之心则可,以此心为人心之心则失之远矣!
 
《易》曰: "不远复,复见其天地之心乎"?天地之心不可见,因有地雷复卦为见天地之心。盖静极而动,动而生阳,生生续续,皆因于坤。故《参同》曰: "因母立兆基"。即坤生复也。又曰: "六五坤承,结括始终。温养众子,世为类母"。所谓万物之母也。故樵夫云: "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言万物皆从此出也。又云: "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其从者为东三西四中十,其祖师则为北一南二,坎离既济,五行攒簇明矣。又云: "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不远即是他家了"。由西而西南不远,非坤位乎?《易》曰: "西南得朋,乃以类行"。《悟真》曰: "只在西南,而本乡是也"。小路者西兑之位也。兑为少阴,故曰小路。他家者,即《悟真》所谓"认取他家不死方"也。始曰: "不远不远",继曰: "不远",明言不远复之义。终曰"约有七八里远",七八者十五也。金逢望月之位,其义微矣。仙师篇首取邵尧夫之诗: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明天始有根,到此明天心之所在也。静悄悄杳无人迹,阴静之极也。然静极未见天地之心,静极初动方见天地之心,故又说美猴王跳上松梢摘子一象,明震木初动而时在子之义。其阐理微奥如是。
 
童子道: "我家师父讲道,未说出原由,教我来接,想必是你"。猴王道: "是我,是

西游真诠(1-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6979448
  • 文件大小1.68 MB
  • 时间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