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控制人口
经济社会结构
转换
解决“三农”
问题
一、经济快速稳定增长需要控制人口
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左右的增长速度。但是,要使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就要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能同步增长。这就有一个人口控制问题。如果同期人口增长过多,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就会有更多的比重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而无法用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此期间,要把我国的人口年均出生率控制在15‰以下,但甘肃还存在年均出生率达到3%左右,如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我省或许能实现总体上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向较高水平的、较全面的、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二、经济社会结构转换
根据国际上的经验,由低收入国家向中下收入国家的过渡,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上的界线,75%—80%的结构性变化都发生在这个时期。从我省发展的实际状况看,很多结构性转换指标都低于现在的人均应当达到的相应标准。突出的表现是:产业结构转型滞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就业结构转型滞后,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城乡社会结构转型滞后,乡村人口比重高。例如,我省目前的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只有约20%,但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约50%,而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还有约62%。
“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只有经济增长而没有关键性的结构转换,就会陷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结构的3个基本转换:一是产业结构的基本转换,二是就业结构的基本转换,三是城乡社会结构的基本转换。
三、解决“三农”问题
目前我省达到的小康还存在不平衡性,其主要表现就是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在,我省农村人口仍占全省人口的6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约1/3,“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点。攻克这个难点,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的24年中,%,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但分阶段看,1979—1985年的7年间增长最快,%,而1985年以后的17年,%,特别是1998年以后的3年,增长速度更为缓慢。如果要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20年达到7700元(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那么就要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约6%的年均增长水平。
甘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