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知识
《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诗经》创造性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艺术特色:(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3)《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史记》的思想内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艺术成就:《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汉乐府的思想内容: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艺术特色: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这一特色是由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内容所决定的。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
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带感情。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同时还饱含著感情,饱含著人民的爱憎,即使是敍事诗,也是敍事与抒情相结合,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形式的自由和多样。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
浪漫主义的色彩。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它产生于东汉末年,作者为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文人,决定了其思想内容是反映中下层文人生活和情感的。然而当时政治腐败,卖官鬻爵现象严重,抒发了知识分子苦闷悲痛的心情和漂泊他乡,仕途无路的现实悲歌。
艺术特色:,其抒情方法往往是借事物来衬托,融情于景,寓景于情。
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常常带有叙事意味,是主人公形象更鲜明突出。
语言不加雕琢,但又异常精炼,含义耐人寻味。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1.《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水浒传》是我国历
安庆语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