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9 纪录】
APOCALYPSE
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
The Second World War
解说词全集
2011年3月
1/6
AGGRESSION
闪电战
摘要:在德国取得政权并建立纳粹系统后,希特勒开始觊觎欧洲。出人意料地,在入侵波兰前,希特勒和斯大林结盟。法国和英国别无选择,只得对德国宣战,而此举并未阻止德国和苏联鲸吞蚕食波兰。对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迫害也就此展开。对西欧国家,“非实战状态”开始,这是一段充满等待、不确定和希望的时间。回想起一次世界大战受的苦,法国人仍希望能避免开战。
(柏林)
1945年,柏林。
战事已基本完毕,苏军正在发起最后的总攻。
苏联军官约瑟夫·普拉乌托夫上尉说:我们要结束这场战争,消灭那些想致我们于死地的力量——永远,彻底地消灭他们!
(阿道夫·希特勒广场)
希特勒从掩体中走出来,试图领导德国在最后的时刻做垂死挣扎,可还有哪个士兵、哪个孩子愿为他而战呢?
这场战争造成数千万人死亡,而对于德国的女人来说,即使战争结束,她们的痛苦也不会终结。《柏林的女人》一书描写了1945年处于战争中的德国女人的生活:我亲眼看见丈夫头部中弹,倒地身亡,他永远地离我而去了,我身边的姐妹们都在安慰我,可孤苦无依的她们又能比我好多少呢?
能对抗苏军的男人已经没多少了,现在是孩子们在扛枪。
这段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德国当时的状况:选帝侯大街,号称柏林最时尚的购物天堂,13年前,这里的橱窗里映出的却是一个岌岌可危的民族。
(柏林 1932年)
纪念碑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亚历山大广场上,玛琳·黛德丽深情献唱。
(亚历山大广场)
在菩提树下大街旁,托马斯·曼在仔细品味着诺贝尔文学奖。
柏林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最包容的城市之一。
但是1933年,一切都变了。希特勒用散布谣言、煽动德国老兵不满情绪等手段,率领着全副武装的党卫队中,高唱着《豪斯特·威塞尔之歌》控制了整个德国。
不久纳粹党徒一手炮制了震惊世界的国会纵火案,这让德国共产党更进一步认定,希特勒是自己正的敌人。两党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最终决裂。共产党人最后一次唱起了《国际歌》。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仅仅几个月后,他的独裁政策就得到了全面施行。全体德国人都振臂高呼“希特勒万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希特勒不得不一次次地强调他的宣言——德国在我们脚下!德国为我们骄傲!德国让我们勇往直前!
他用极具号召力的演说,获得了民众支持。
他成功了。在他的自传《我的奋斗》里,希特勒详细叙说了他所谓的“使命”——作为一个在一战中忍辱负重的老兵,他的第一个使命就是消灭法兰西,夺回因为1919年《凡尔赛和约》而失去的军队、土地和应有的尊严。随后,他必须进一步赢得“生存空间”,也就是不断扩大的领地和势力范围,他想让全世界都臣服于德国的脚下。
希特勒对犹太人深恶痛绝,他宣称是犹太人玷污了雅利安民族的高贵血统。在他眼里,是犹太人引发一战,导致德国战败,是犹太人引发通货膨胀,让德国人陷入贫困,假如还有下一场战争,那无疑是对犹太人的战争。
(达豪集中营)
犹太人被送进了达豪集中营,这里关押着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等各种反纳粹分子。
同时,希特勒妄图把所有讲德语的人都划归为庞大帝国的子民。首先他决定德奥合并,把奥地利纳入德国版图,之后他在林茨市附近开设了臭名昭著的毛特豪森集中营。
这是奥地利的山村。1899年,希特勒曾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这里上小学。如今,这里的孩子们还赤着脚,而希特勒却已开始征服世界。
希特勒将下一个目标瞄向了捷克斯洛伐克,因为那里的苏台德区是德国人聚居地,但那里受英法保护。
(1938年9月30日)
希特勒在慕尼黑紧急召开了一次“和平会议”,与会者有他的盟友——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在这次会议上,他显露出了至高无上的威严。墨索里尼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战争意识要从孩子抓起。
此外,参会的还有那些在一战中虽然获胜,但却元气大伤的国家领导人,比如英国的内维尔·张伯伦和法国的爱德华·达拉第,他们都希望天下太平。
商讨过后,四方最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了希特勒。作为交换,希特勒对天发誓,不会再侵略欧洲任何国家。不过历史将证明,这只是骗子的伎俩。
(1939年3月15日)
仅仅过了6个月,赫尔曼·戈林就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攻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在一战中,戈林曾担任过战斗机飞行员,他是纳粹党的二号人物,是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此时任空军元帅,曾屠杀过无数犹太人。
希特勒倚靠捷克强大的工业,已经不再受制于人,他准备大干一场,对此,英法两国无可奈何。
(莫斯科 1939年)
苏联是当时欧洲唯一一个能与德国抗衡的国家,并且,它已与法国签订了
《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解说词全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