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我们国家的数理化三科考试有些过于复杂,实话实说,这三科的基础知识其实并不难,课本讲解的内容只要学生认真学一下,不会存在任何困难。但我们也不应该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对于大型的考试,就特指高考吧,它所考试的内容,绝对不会仅仅简单到课本内容,而是课本知识的大量复杂与综合的运用。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课本知识是直来直去,而考试内容却非要给你拐上几个弯,有一些题目更是故布疑阵、设置陷阱却又存在一些简单的捷径,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孙子兵法在现代考试中的综合运用。
而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只是对于课本知识掌握的程度,即把课本上的重要知识都学会就完了,而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进步,只是简单的考察课本基础知识,恐怕会出现大量的满分,于是有人就加入了知识的灵活运用,这随着时间的前进愈演愈烈,发展到今天的数理化学科,难度之大,到了快令人发指的地步。可是,难的东西是什么?是原本的知识变难了?不会,知识还是那一些,但这些知识怎样用,解题的思路在那里,解题方法如何灵活运用……造成了理科知识的困难。
就老师而言,任务是讲解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知识,给与学生解题所必需的基础,如果把这比喻为建一座建筑的话,老师就是在给与学生建筑材料,可考试出现的却往往是直接让你建一所房子,至于该怎样建,即设计图纸在那里?教学大纲上没有明文规定,靠你自己。我当年学习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学习很用功的同学,你问他什么样的知识点,他都知道,但这些知识该如何运用到具体题目中,他们很茫然。知识运用是关键中的关键,可这在教学中并没有具体要求,从而在成了混乱。
教学大纲和具体考试产生的这一丝偏差带来的恐怕是灾难了。就我个人认为,数理化要想考出好成绩,基础知识积累的扎实要占40%,知识熟练的运用要占 50%,最后的10%应该给所谓的灵感。现在很多学生,恐怕都不清楚“知识的运用”这个环节的关键作用,造成了什么都知道,但却大量的题都不会做的特有现象。如果用素质教育来说,那些知识运用方法可以说成只是无聊的东西,和学生将来的发展和生活没有丝毫联系,毫无实际意义,将来的生活设计再复杂,也绝对用不到像中学考试那样眼花缭乱的数字游戏,这应该被大肆批判,被埋藏到地底最深层的东西,却和我们必须要跨越的阶梯——高考,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怎样办,我们很想把它砸碎,但是我们没有改革的权利,那样就必须承认客观事实,接受!还要认真的接受!
知识的积累,这谁也帮不了忙,只能靠自己在课堂认真听讲,慢慢掌握,这是一切的基础,不可或缺,这应该是谁都知道,不多说了。至于知识该如何运用,我不是专家,恐怕谈不出气势恢宏的理论,这里我也只能说一下自己当年走过的路,希望能对现在面临高考的孩子们有所帮助,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就个人而言,我不是很聪明的人,甚至缺乏一些天分,小时候学习不好,初中只能进入一所当时不太好的学校,就这样入学的时候成绩还在中游,在当时对我来说,前途是毫无希望的。但可能是家族遗传的优良传统吧!我不习惯放弃东西,虽然我当时学习不好,但还在认真的学着,有些事情是永远忘不掉的,在初中第一次考试,我进了前十名,其实在那样的学校,班级前十名根本不算什么,但我却在那次获得了信心,开始相信自己,如果我努力,一样会有好的成绩,我这样想,也这样做,这样想了三年,这样做了三年,终于在中考取得了班级第一名,考上
如何学好数理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