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国学教学心得
《弟子规》国学教学心得素质教育即全面发展素质,因此,我们以往所提倡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就可以成为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途径。多年来,我校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通过认真学习《弟子规》,令我受益匪浅。现谈几点体会。《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的文义以三字句,两句以韵编篡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并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礼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人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并正式改名了《弟子规》。通过学习《弟子规》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孝。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最简单的做人原则。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善的人对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一定不会好。我很同这种教育观念,从小我也是个比较听话乖巧的孩子,对长辈一向是比较尊重,所以在父辈或长者也对我很关心。这点我深深明白,什么都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更好的得到别人的尊重。《弟子规》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父母,换句话说,我们要孝顺父母长辈,也应善待他人!《弟子规》提到信说道: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对于诚信我想很多人都深
有体会,如果我说过要做的事一次没做到,两次没完成,第三次便不会有人相信你了。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才能更好的得到朋友的信任!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
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我是个爱说话的人,很外向的性格促使我喜欢在任何场合表现一番,凡是人,皆须爱。作为教师自己都没学好和做好,怎么要求学生学好呢?怎么批评学生这里不好那里不足呢?因此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身教。要用《弟子规》中的内容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学生做表率。只
《弟子规》国学教学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