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之音
——叫卖调
教学对象:七年级执教者:胡敏
扮演商贩:“卖馒头咯,卖馒头咯!又香又甜的老面大馒头,五毛钱一个,好吃不贵…”,“先生,来个馒头吧,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
先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兴趣,再让学生自己模仿商贩的叫卖,总结叫卖的特点
怎样的声音
推销商品?
用方言又有
怎样的效果?
高亢、上扬
反复、方言
(老师唱)磨剪子咧,锵菜刀——学生对比叫卖与叫卖调的不同:有节奏,音高,具备了音乐性。
大老鼠,小老鼠,大大了小小都断种。,老鼠坏,大家那齐心把老鼠害。,二嫂笑,三嫂还抢了包老鼠药。(白)老鼠药,好的太,五毛钱三包,一块钱七包,越买多,是越优惠!
叫卖调是我国民歌的一种,多流行于城镇,全国各地都有。是小商小贩为招徕顾客、吸引游客而演唱的小调。
叫卖—叫卖调—民间小调—创作歌曲—器乐曲—其他艺术形式(如:相声)
叫卖—叫卖调
—民间小调
听这里头都卖了些什么菜?
芹菜白菜白水萝卜菜那个喊儿哟,
茄子葫芦带藕根,
辣子韭菜带蒜苔,
还有那两把把的嫩菠菜。
陕北民间小调
《卖菜》
宝宝金水、绿箭、王老吉的广告歌,体会现代化的叫卖调。叫卖调还加入了流行音乐中,更增添了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欢。在这里我要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刘欢的一首《磨刀老头》,大家仔细听听,看这歌曲中有没有你熟悉的叫卖调,等下听到了就唱出来。
(叫卖歌:《卖汤圆》早在北宋时期,叫卖调就已流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流变,它还产生了另外一种形式。。叫卖歌,台湾民歌《卖汤圆》想必大家都很熟,这就是一首叫卖歌,我们重温一下小时候的记忆,会唱的同学一起唱,好吗!
我们每天穿街走巷,都会听到这样那样的吆喝声,叫卖声,正是有了这些来源于真实生活的题材和元素,才有了我们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音乐。虽然现在的推销方式越来越多,但我们都不希望看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叫卖调作为我国民族民间艺术能否在这个时代继续生存和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创新,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叫卖调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