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廉洁修身:普遍话题与永恒追求
一、腐败——社会的沉重话题
二、廉洁——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
三、修身——反腐倡廉的主体诉求
一、腐败——社会的沉重话题
?
腐败仅限于掌握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吗?
不。还有非权力型的腐败行为。
?
公共权力型腐败和非公共权力型腐败
腐败行为主体的性质
逐利型腐败、徇私型腐败和因公型腐败等
行为动机的不同
政治和行政腐败、经济领域腐败和社会领域腐败
腐败行为发生的领域或部门
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
腐败行为主体的数量
腐败类型
划分标准
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腐败。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腐败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英、法两国近代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之前
拾荒者简·艾丽斯的发现
左宗棠
李鸿章
慈禧
慈禧一天的宫中费用大致是纹银四万两(三七开)
法律的不完善?
反贪机制的不健全?
官员的权力过大且不受约束?
如果没有个人的贪欲,还会有腐败行为发生吗?
只有消灭私有制以及私有观念,才能最终消灭腐败现象。
二、廉洁——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
?
?
?
?
廉洁就是一个道德高尚、公正清明的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具备这种品德的人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党组织的规定和社会道德的要求,不利用自身的权力和职务谋求非法的、不正当的利益。
一个廉洁的人要具备以下行为规范:不贪污、不行贿受贿、不奢侈浪费、不利用权力为亲友谋取私利、不做其他损公肥私的事情。
?
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
“腐败必然带来额外的成本,并且会扭曲物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腐败的高官们总是支持上马过多的毫无实效的公共投资项目,同时却又无法维持已有的合理的投资项目。腐败一方面降低了并且抑制了外国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它还助长了基本建设投资的泛滥。”(【美】苏珊•罗斯•艾克曼著,王江、程文浩译:《腐败与政府》,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4页。)
?(续)
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
“一旦一种成功的贿赂模式被制度化了,腐败的官员们就会产生提高索贿金额,同时寻找索取贿赂的其他途径的动机。官员们可能会无贿不办事”。“如果对腐败听之任之,腐败肿瘤便会溃烂并恶化,最终削弱政府的合法性,甚至会毁灭整个国家。”(【新西兰】杰瑞米•波普:《制约腐败——建构国家廉政体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
爱因斯坦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切勿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首先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
一个廉洁的、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即使穷困潦倒仍然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而一个谋得巨额金钱的贪官则总是生活在担惊受怕的恐惧和焦虑中。
廉洁修身(精华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