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组活动简报
2017年10月24日下午2:30在至善楼录播室进行了数学学科组课例研讨活动。校长蔡国瑛、副校长李利德、张银年亲临参加。
首先由杨晓露老师在高一(12)班执教“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小杨老师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即:创设情境,形成概念→数形结合,探究性质→性质应用,加深理解→尝试练习,巩固基础→回顾反思,提炼思想。
小杨老师从两个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并带着学生从形式上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尤其是体现数学文化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例子的选取,在课后的评价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小杨老师始终以问题为驱动,在提出问题:为什么定义中会规定
a>0且a≠1, 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探究、自己总结,老师加以补充。在探究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小杨老师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分别指派代表上黑板画图,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较多,让学生在学忆,小杨又形象地比喻为“一飞冲天”、“飞流直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情绪高涨,趣味盎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在课例研讨分析环节,每个老师都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刘高老师认为:整体教学环节设计到位,重点突出,学生活动较多,但在变式2的设计上,难度过大,学生运算有困难。青年教师马安山大胆发言:课堂中发现问题的方式多样化,有集体回答、单独回答、学生走上讲台展示、也有老师走下讲台检查,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
想、分类讨论思想做得好。李尧国老师如是点评,教学设计规范, flash动态图用得好,对函数图像的形象比喻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足的是引入过长,老师讲的有点多。王兴年主任提出,教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应加以修改,每堂课应设置悬念,让学生有期待;要处理好“用教材”与“教教材”的关系,引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李利德副校长指出:课堂中学生的讨论还不到位,应在平时课堂中多组织学生进行类似活动,在突出重、难点环节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在总结函数图像性质时画龙点睛的指出函数的单调性更好。
魏成年老师在总结时说,五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
数学学科组简报2017.10.2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