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理念的发展
—以《国富论》、《共产党宣言》、《科学管理原理》为例
薪酬一直是劳动关系用人管理的重中之重,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薪酬,企业支付劳动报偿,劳资双方的关注点都会聚集在薪酬上面。本文着重关注《国富论》、《共产党宣言》、《科学管理原理》三本书中反映的关于薪酬的观点。因为三本书成书时间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所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个横跨100多年薪酬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1776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成长时期,英国手工业正在开始向机械化过渡。英国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残余的封建和流行一时的商业体系的限制政策的束缚。在本书中,作者提出劳动的产品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者自然工资。雇主和工人的劳动工资取决于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而雇主们经常不声不响、秘密地联合起来不把劳动工资提高到其各自实际比率之上。尽管雇主们在同自己工人的冲突中一般处于优势,却始终有一个特定的比率,即使是最低廉的那种劳动的普通工资,也似乎不可能长期降到这个比率以下。一个国家如果处于停滞状态,作者认为那里的劳动工资不会很高丰厚的劳动报酬既是国民财富增加的必然结果,又是国民财富增加的自然征兆。贫穷劳动者生活资料的匮乏是停滞状态的自然征兆,而他们的饥饿状态则是迅速倒退的自然征兆。按照斯密劳动价值论的观点, 劳动者的工资是以劳动时间为标准的。劳动了同样时间,
应取得同样的工资。不同职业的劳动, 在同一地区, 基本趋势是, 相同时间的劳动取得相同的工资, 这是自然竞争的结果。只要劳动者的竞争是正常的( 既无垄断又无过度竞争)劳动者选择职业更换职业是自由的, 那么, 不管什么职业, 付出相同的劳动, 劳动工资就应该是相同的。
但以上观点, 仅仅是抽象的理论, 现实与此并不吻合。斯密认为, 弓}起不同职业工资差距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性质本身的原因; 二是社会的原因, 如不公平的政策、不正常的竞争等。关于劳动性质决定工资差异, 斯密说出了五种因素。第一, 工资因业务有难易、污洁、尊卑而不同。斯密举例: 煤矿工人每天劳动8 小时, 铁匠每天劳动12 小时, 但是煤矿工人工资比铁匠高, 因为煤矿工人比铁匠危险( 难) 而且脏。危险和脏, 在工资中应该得到补偿。而尊卑,斯密的意思是, 工作岗位尊贵, 受人羡慕, 就应该得较低的工资, 因为他由于岗位而受尊重就已经得到了精神的补偿。而工作岗位在人心目中是卑贱的, 大家都不愿意干的, 这种工作就应有较高工资。如屠夫、刽子手, 令人生厌, 往往工资很高。渔人、猎人虽然辛苦, 但工作本身有娱乐性, 所以他们往往都是贫困的。第二, 工资因业务学习有难易、学费有多寡而不同。画家成功不易, 好画必然值钱。今天学位高的一开始工作工资就比学位低的人要高, 是因为学习的费用(包括时间精力等)应在工资中得到补偿。第三, 工资因业务安定不安定而不同。工作不安定,即使是普通劳动者也应得到熟练工人的工资。当时的欧洲把劳动者分为普通劳动者和熟练工人两个部分。普通劳动
者不需要很高技术, 熟练工人需要较高技术, 如机械师、技工、制造师。熟练工人比普通工人工资要高。后来,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 公社领袖(人民公仆) 只取得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 用的就是这个概念。第四, 工资因劳动者所担负的责任的大小而不同。斯密的著名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作业x.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