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柳永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背景
都门(dū) 凝噎(yē)
暮霭(ǎi) 参差(cēn cī)
绕堤沙(dī) 天堑(qiàn)
罗绮(qǐ) 羌管(qiāng)
钓叟莲娃(sǒu)
望海潮(柳永)
一、结合注释,理解文意,看看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
的都市生活图景
诵读:
诵读时结合注释了解词的大意并思考:
本词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钱塘”的繁华?
上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内容上:点名杭州位置的重要, 历史的悠久
结构上:总领全文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风景优美
十万人家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繁华富庶
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下片
重湖叠巘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景色优美
菱歌泛夜
乘醉听萧鼓
吟赏烟霞
游乐的场景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结束语
(称赞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
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环境美丽
经济繁荣
生活安定
都市
生活图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南形胜——重镇
2、从历史传统上看
三吴都会、自古繁华
3、从自然景观上看
著名钱塘、秀丽西湖
4、从市井面貌上看
建筑设施、人口密集
5、从百姓生活上看
笙歌处处老少愉悦
惊叹
赞美
艳羡
望海潮20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