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5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 ,% ( P < ) 。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

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近几年来逐年增高,不稳定型心绞痛[1]是向急性心肌梗死过渡的一个阶段,它的病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由于斑块破裂和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多因素作用下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针对这类患者临床治疗的思路是稳定斑块,减少血管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避免向急性心肌梗死进展。丹红注射液的出现为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研究观察对部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丹红注射液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65~87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66~84 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符合1979年l,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15 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酯、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及阿斯匹林。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用药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情况,常规记录心电图变化,监测肝肾功能。

显效:心绞痛完全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 %以上,心绞痛改善2 级及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 %以上,心绞痛改善1 级;无效:心绞痛发作无明显减少,甚至加重。

显效: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型ST 段恢复> mV 或恢复至正常;有效:ST 段恢复0. 05~0. 10 mV ,或主要导联T 波变浅50 %以上;无效:心电图无变化或恶化。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丹红注射液治疗15天,多数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见表1、表2。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9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 。%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 。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脂、血常规等测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 )。治疗组无出血倾向及变态反应发生。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常见的类型,由于存在临床上的不稳定性,治疗不及时,有进展至心肌梗死的危险,尤其是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显得更为重要。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由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