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高一语文备课组主备人:秦志青审核人:
使用时间:______ 编号:_15__ 班级_____
学生姓名____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景物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角度、写作的技巧等。
2、能把学到的写景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学习重点】掌握写景的技巧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
【学习方法】探讨法、练习法
【知识链接】:
景物描写方法论。景物描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
在记叙文中不仅有大量的写景为主的文章,就是以写人写事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事件的面貌,也常常写景。上乘的景物描写应当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也是个性鲜活的。当然景物描写也是有一定具体方法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是可以写好景物的,这里只介绍常见的几种方法,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抓住特点,准确描绘
写人要有个性,写景要有特色,要想给人独特鲜明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可以说,这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任何一个景物都是许多物象构成的,但我们不能将它们从头到尾、不分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而要抓住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加以描写,这样,才能避免“千景一律”的弊端,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比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所写的三个“峡”就各具特色,毫无雷同;瞿塘峡雄奇、险峻,巫峡奇丽秀美,而西陵峡则突出它的险恶。
这是景物本身的特征。无论从哪个角度着眼,我们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特征。如果有谁把瞿塘峡写成秀美之峡,而把巫峡写成险峻之峡,这就有悖于事实,也就无法叫人接受了。
要抓住特点,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同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
二、确定观察点,选择观察角度
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观察角度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一是移步换景。
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这样,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远视和近看,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台湾作家李乐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是从不同方位把“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展示给我们的,远观小屋,呈现的景色是: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堞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远观改为近看呢?由于立足点变化了,观察的角度也从仰视变成了平视,小屋的景色便是:
“有了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