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老君阁导游词
青城山老君阁是四川的旅游景点,很多游客来四川旅游都会来这里参观,导游在介绍的时候,要详细的解说景点的特色。下面是整理的青城山上清宫导游词,欢迎参考!
青城山上清宫导游词
上清宫,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的青城山巅之阳,海拔1600多米。自晋代以来,青城有三处上清宫,一在天国山,一在成都山,俱废。现存上清宫为唐玄宗时加以修建,五代间前蜀王王衍重建,明末毁于火。清同治八年(1869)起至民国初年,由道士杨松如、龚仰之陆续重建(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宫门为石砌劵洞,上有门楼,有蒋介石手书上清宫三个榜书大字,两旁联文为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石阶两旁各有一株高大的千年银杏树(右侧一株尤为奇特,系一株分为十三株组成)。80年代末,青城山道协于上清宫下,将原观音阁与青城前山索道上站之间,增建起巍峨壮丽的宫阙式东山门慈云阁,石材拱劵,精刻道教八宝及人物图案浮雕,门额用张大千手书青城山上清宫刻石,更增加了宫门的雄伟气象。
由慈云阁直上入上清宫山门,山门正对老君殿,殿内供奉太上老君。旁供纯阳祖师、三丰祖师。殿藏1940年出土的《宋知宫皇甫先生墓碣》。殿后有新建的三清大殿,中供奉三清神像、两旁供三清弟子十二金仙。
殿右侧道德经堂前有鸳鸯井。乾隆《灌县志》称为八卦鸳鸯井。传为五代前蜀所凿。二井一方一圆,象征男女,其泉源相通,但却一清一浊,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张大千手书鸳鸯井三个大字。清人高浦有《题鸳鸯井》诗:盈盈双井小廊西,锡号鸳鸯费品题。地面相离刚咫尺,泉源岐出异高低;水原清净无澜起,理有雌雄莫浪迷。寄语栖真诸羽客,盈虚消息即玄机。道德经堂有楠木板壁,上刻《道德经》八十一章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文武殿,内祀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神座下有九龙浮雕,甚为精美。两旁有张大千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和黄云鹄诗碑。天花板画有墨龙和二十四孝图及三国故事。文武殿楼上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老君殿和文武殿之间廊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一年四季,不竭不溢。池旁有张大千题书麻姑池三字。
从文武殿前行出院门,沿石径经圣灯亭、虎圈、椎窝坪上行,到新建的东华帝君殿。《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他姓王名玄甫,事白云上真为师,号华阳镇人,他初居昆仑山,后居五台山紫府洞,故又号东华紫府少阳君,全真道奉为北五祖的第一祖,其神诞为农历二月初六。
老君阁雄踞青城第一峰之巅。又名高台山彭祖峰,即青城第一峰,顶上原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20世纪80年代末改亭建阁。阁高33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层有八角,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外观呈塔形,尖顶,中堆三圆宝,寓天、地、人三才。阁内中空,庄严矗立太上老君骑青牛巨像,,连牛身通高16米,阁外露天台封基业,用石材依势而建,海漫栏槛,曲折迂回,盘旋而上至阁顶。晴霁可眺览岷邛青峨远近数百里风光及天府平川数百里秀色,可谓集天下之壮观也。大千先生联语: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回头四望,海阔天空。可状其胜。
至上清宫出山门,左下行,可到天师池。《舆地纪胜》说:昔天师(张陵)居赤石城崖,于此作池,以饮鸟兽。池下侧有旗杆石,巨石盈丈,上有插旗之孔,传为明末张献忠所部遗物。前有跑马坪,为其操练军马处,复下有小道可到豹谷,谷长约百步,两岩壁立,高三四
青城山老君阁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