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电子教案
绪论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哲学教育。在西方,哲学课已成为面对全校各专业学生的选修课。这说明西方教育界和知识界中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哲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维水平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哲学教育。在中国,启蒙教育和哲学教育几乎是同步的。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到“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三字经》、《幼学琼林》既是识字教育,又是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初步启蒙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短,与中国历来重视文化教育和哲学教育相结合是密切相关的。
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在具有丰富遗产的
中国哲学领域又多了一支生力军。我们党在重视弘扬
和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积极成果的同时,特别重视大学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规定为大学生的
共同必修课。这不仅决定于我们教育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也决定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性。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一般属性
1、哲学是一种理论思维形式,它通过逻辑形式反映现象运动的规律。
哲学凝聚着人类认识在一定时代所达到的知识成果,它通过对各门科学知识的自觉或不自觉,正确或歪曲地概括、总结而成。
2、哲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组成部分。
哲学表现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内容,体现着特定社会集团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哲学总是属于一定阶级的观点体系,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哲学。因此,哲学在服从认识发展规律的同时,还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随着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的变更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3、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是思想所集中的时代”。(黑格尔)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
哲学以思想理论的形式更为集中地表现着一定历史时代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趋势。哲学就是时代精神的系统化、理论化的集中表现。
时代精神:即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关系运动的必然性决定的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表现为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意识形态之中,渗透在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各个领域。
4、哲学是具有党性和阶级性的理论
哲学的党性——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哲学的阶级性——指哲学上的派别斗争同社会上政治党派的斗争结合在一起,成为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表现。
二、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从词源上讲,源于希腊文,由爱和智慧组成,人们常说:哲学就是爱智慧。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请辨析:哲学就是世界观。
﹙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哲学对象的历史演变
①古代哲学——以知识总汇形式表现的“智慧”
西方:哲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哲学与科学尚未分化,统称为
“智慧”。
东方:哲学产生比西方早,中国古代哲学约产生于殷周之际,距今
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文史哲不分,这种笼统的学问,先秦称为
子学,以后相沿流传,称为经学、玄学、理学、心学。
②近代哲学——“科学之科学”的理论
黑格尔的抱负:企图建立一座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宫殿,去解答人类认识所提出的一切问题。
近代哲学的三个阶段:
17世纪以“本体论”为主要对象;
18世纪以“认识论”为主要对象;
19世纪以人为核心的“人本学”理论。
本体论:探求一切存在物的本性、本原的学说。
本体:是一切事物的终级根源。
认识论:探求意识的本原、本性,对意识自身活动反省的理论。
人本学:主张哲学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今天,由于科学的独立、分化给哲学造成的困境,许多学者在思考哲学的出路时形成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强调哲学是一种生活信念,理想体系,主张人是哲学研究的主题。(存在主义、费洛伊德主义、人格主义)
另一种倾向,强调哲学是知识体系,应当以科学提出的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为主要内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如何理解: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②哲学和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的特定领域的特殊本质和个别规律,哲学研究的是包括自然、社会、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
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知识即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具体科学研究活动又以哲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电子教案_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