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联系制度
1、建立家长委员会,每学年初召开一次会议,商讨幼儿园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年末家长委员会向家长汇报幼儿园教育工作情况。
2、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一次,向班级幼儿家长通报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协助。
3、每学期举办一次半日公开活动,邀请家长参加,组织家长参加观摩幼儿园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学习等情况;每年开展一次内容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家园乐运动会、家园联欢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等。
4、幼儿如因病缺席,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幼儿保健工作。
5、充分发挥班级板报、宣传栏和家长园地的作用,设立“家长须知”、“家园联系册”、“家长意见箱”等,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6、每学期发放一次家长调查问卷,收集反馈信息;教师不定期对本班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
7、成立家长学校,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定期组织家长开展活动。
幼儿疾病预防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2、加强入园前健康检查,定期为儿童进行健康检查。
3、积极对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幼儿接种过卡率达到100%。
4、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①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消毒。
②对接触传染病的幼儿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
③积极采取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
④杜绝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的发生,控制肝炎的暴发和继发。
5、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6、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定期洗澡、理发剪指(趾)甲,定期换洗衣裤被褥等。
8、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儿童及家长的自我保健意识。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一、幼儿园建立传染病应急预案。
二、校园内一旦发生传染病,马上隔离,按“预案”程序根据传染病分类等级在规定时间内逐级上报。并将病人送往指定的地点。
三、对环境进行全面消毒。严重的请防疫部门进行消毒。
四、建立疫情报告登记及疫情跟踪记录表。观察有无其他病例。
五、发现漏报或不报现象,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幼儿园幼儿接送制度
1、家长接送幼儿须出示接送卡,无带卡的应进行登记。
2、幼儿来园时家长应把幼儿送到班上,交给老师。
3、离园时老师应把幼儿亲自交给家长,或家长要与老师打声招呼。
4、幼儿离开幼儿园大门时应由家长牵带,防止幼儿一人走失。
5.、委托他人接送者应向老师办理委托书,并交付双方身份证。
6.、接送卡遗失应及时要求补办。
健康检查制度
1、幼儿健康检查
幼儿入园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须做胸透视、肝功能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必须经过检疫期,无症状方可入园。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庭健康史和生活习惯等。
幼儿定期进行体检,每年体检两次,每季度测体重、每半年测身高一次。测量要准确,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价、疾病统计及矫治,建立健康卡。
2、教职工健康检查
教职工初到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光透视、肝功能及常规检查,健康合格并无严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职。
教职工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立即进行离职治疗,待医疗保健单位有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3、建立和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幼儿园卫生制度
(一)环境卫生
1、建立室内外环境清洁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星期六),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经常保持室内开窗通风,厕所清洗消毒、玩具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以及绿化美、环境美。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
3、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一次,每天带条干净的小手绢。
5、要求幼儿服装整洁,被褥勤晒,床单一月洗一次。
6、保护视力:
①室内光线充足。
②不宜长时间看电视,与电视机的距离要适中。
③美术、写字、绘画,眼与桌面保持一定距离。
④照明设备要符合要求,灯具损坏及时修复。
7、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给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工作制度
1、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地面清洁卫生,做到无灰尘、痰迹、瓜果壳、纸屑。物品安放整齐、得当
幼儿园规章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