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课时安排:1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熟悉:病生、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难点: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概论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临床特征: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
__20世纪的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__
时间名称起源地程度死亡(万)
1918 西班牙流感美/法重 2000
1957 亚洲流感中国重 100
1968 香港流感中国中
1977 俄罗斯流感中国轻__________
我国近半个世纪内(1953年至今)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流行17次。
病原学
流感病毒
属于正粘病毒科,球型
直径80-120nm,为RNA病毒
流感病毒特点:容易发生病毒变异
流感病毒分型
甲型最易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
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
流行和中、小流行。
乙型变异较弱,仅感染人类。可引起局部暴
发或小流行。
丙型病毒抗原较稳定,仅感染人类,多引起散发
病例。
抵抗力
不耐热,100 oC1分钟或56 oC30分钟灭活。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氧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
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 oC以下可长期保存。
流行病学
。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牛、马、禽类等动物可能传播本病。
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免疫力
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刘锐流行性感冒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