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车间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为适应车间组织及分配,切实加强车间管理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由生产部解释、修订,适用于本公司成品车间管理工作。
第二章
成品岗位责任制
一、成品车间主任:
☞负责成品车间全盘指挥工作。包含车间安全、品质、计划、检验及包装。
☞根据生产计划及出货交期,合理安排,确保产品如数按期解交。如因安排不当,致使产品不能如数按期解交的,视损失情况考核车间主任。
☞参与和负责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推进绩效改革,严格控制每批订单的质量,提供验货报告并归档。
☞认真贯彻实施公司和生产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员工的教育工作。
☞组织实施《车间现场管理规定》,确保生产现场达到公司要求。
二、坯布检验(外加工):
☞外加工起机样布核对必须有工艺员的确认签字。
☞首匹布要检查门幅、格型、密度、疵点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改正。如不按规定操作,造成质量问题而影响出货,视损失考核相关人员。
☞坯布距头10cm处准确并清晰标明厂编号、色号、数量及加工户名。如发现漏写或错写的考核2元/匹。
☞大货坯布检验视品种、布面情况而定大翻或小翻,每匹量码长,数米数,做好下机疵点记录,连续性问题要在布头写明,并做好标记,及时通知加工户整改,严重问题联络车间管理人员。
☞漏验不得超过50分/100米,连续性疵点(如错花、错格、脱针、穿错、色排错、双经等)视布面情况,超过50分考核1元/分/人。
☞准确记录外加工送布数量,一旦完机及时核对总米数。
三、修布:
☞按生产计划修布,不得挑选品种。不服从安排,修布产量不记,另加以考核。
☞如实记录产量,本厂坯布写明厂编号、色号、机台号,外加工坯布写明厂编号、色号、加工户名,以便核对。如果错误,考核2元/匹。
☞坯布修理时,必须在距两头1米处两边挂工号线,距头8cm处写“正”字,不按规定操作考核2元/匹/人。
☞修好的坯布必须用布带捆扎、整齐堆放,有米数一头放在外面。
☞认真修好疵点,不能修的疵点做假开,如能修而不修,随意做假开的考核2元/处。修补后的疵点要经纬纱排列均匀,人为修整不良考核2元/处。
☞按美标四分制,100米16分,织疵1-3英寸1分,3-6英寸2分,6-9英寸3分,9英寸以上4分,破洞4分,经向连续性疵点(穿错、双经、沉纱等)1分/米。100米漏修不超过16分,。
☞成品布两头必须有“FACE”章、工号,不允许出现中文字迹。
☞成品开剪须写明“厂编号、原数、实数、开剪数、零布数、开剪原因”,米数两人进行核对,如发现记录不清或米数错写,除产量不计外,考核2元/米/人。
☞成品准确定等,严格控制零次布,凡无法修理确实要开剪的疵点,必须经车间管理人员鉴定把关。开剪零次布时,疵点必须留在零布上。如发现连续性无法修理的次布,在布头标明疵点名称和织造户名,另行堆放到指定地点。
☞修布工必须配合抽验,对抽验的不合格品及时返修,再抽验,直到合格为止。如返修不及时或不返修以次充好,甚至对抽验有抵触情绪,有不文明行为的,视情节考核20-100元。
☞因人为修理不良,造成次布流入客户,需返修或索赔,视情况考核相关人员。
四、抽验取样:
☞根据客户每批定单的质量要求抽验,抽验比例按定单数量的10%-30
成品车间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