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透视养老金缺口
>#ff66ff'>
背景
2012年夏季,对养老金的担忧开始压倒一切。
最近,一份由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中银经济学家曹远征等牵头撰写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关于养老金改革,该报告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提高退休年龄7岁和将80%的划拨国有股份给社保体系的建议。
前一个建议广大民众肯定不同意,后一个建议却获得了大部分公众的赞同。在“每个人都为养老保险制度做出牺牲”和“让财大气粗的国企割肉”之间,如何选择自不待言。而近年来妖魔化国企的言论甚嚣尘上,也助长了“国企应该为养老金缺口负责”的观点。
透视养老金缺口
《国企》:最近,马骏、曹远征等经济学家预测,到2013年,。我国养老金缺口真的那么大吗?造成缺口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我们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单位承担责任的企业保险制度,转变为大家互助共济的保险制度,缺口自然产生。
第二,总量上,从官方的统计来看,养老金收支是相抵的,但是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缺口,即我们现在的养老金存在地域差别,在审计统筹时不可以调剂使用。换句话说,当一个省有结余而另一个省没有结余的时候,就会显示出缺口。今年4月广东省拿出1000亿元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来填补缺口。
养老金问题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转型的制度成本。1949年后,中国学习苏联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保险”为模式的包括养老在内的保障机制。这个机制下,企业职工创造的价值上缴给国家作为国家积累。这些积累一部分用于国家建设,另一部分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职工得到的是保证基本生存所需的很少的工资。国家则承诺在职工退休后,由国家发放较高的退休金,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表面看来,无论个人还是国企都未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金,但事实上个人和企业都以上缴利润的方式,给国家提供了巨额的积累,这里面当然包括用于养老的积累。
养老金问题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国家保险”的机制是超越我国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国家无力包揽退休职工的退休费用,于是进行养老制度的改革,实行西方国家早就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改革,存在国家甩包袱的嫌疑。国家将职工退休问题交给社会,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养老保险金。此前的职工都未缴纳养老保险金,他们的退休金却要由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发放;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被挪用,发放给了已退人员,于是他们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是空的。就现在而言,养老金不存在支付危机,每年还有结余。但这些空账户将来必须也要做实,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说,这种缺口基本上是制度转型带来的成本。
#ff66ff'>
养老金问题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即老龄化社会到来,使得在职职工减少而退休职工增多,导致赡养率提高,社保负担增加。
靠国企,需审慎
把国企的股权划拨给社保基金不可行。首先,国企是靠汲取社会财富生存的,不能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2001年至2008年,扣除行政补贴和因行政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后均的净资产收益
延迟退休透视养老金缺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