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营乡后进支部整顿调研报告
由于尧石德、杨村党支部主要干部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村内宅基地审批混乱,因土地问题引发的上访不断,乡党委及时对村主要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并给予了相关的党纪处分。
编辑推荐更多文章:
职工之家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省政协“三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信贷安全调研报告
推进“三化”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针对个别农村党支部班子存在的软弱涣散、宗派斗争、战斗力不强等问题,白营乡党委结合实际,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先后组织工作组,深入到不稳定村,对部分村支部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使大批年富力强、群众基础好、作风正派、处事公道、开拓创新意识强的党员进入了支部班子,从而促进了全乡的稳定和发展,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增添了生机与活力。2008年以来,乡党委先后对南陈王、徐庄、尧石德、杨村、白营、李营等村支部班子进行了调整。2010年,将对小张盖、胡营村的支部班子进行调整。目前整顿工作正在进行。
一、后进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已经整顿过的农村支部班子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散。党员队伍涣散、年龄老化,党性民风不正,歪风邪气严重,造成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二是弱。班子领导水平低,能力弱,不团结,作风浮漂,推诿扯皮,说话叫不响,工作展不开,完不成党委、政府交给的任务;三是贫。集体经济薄弱,财务管理混乱,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四是乱。村级组织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热点、难点问题较多;五是守。保守思想严重,明知无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但却不愿让位;六是贪。办事不公,财务不清,服务稀松;七是懒。尚有能力发展,但却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缺乏创业大志;八是疲。抽一鞭,跑一跑,放下鞭,慢慢走。遇到中心工作,不催不动,缺少主动性。
二、采取的措施
(一)党委重视,上下联动,增强后进支部整顿的指导性
乡党委始终把后进支部整顿工作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一是找准症结,强化指导。乡党委对后进支部逐个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找准症结、分析根源的基础上,将后进支部划分为班子软弱涣散、派性矛盾尖锐、干部责任心弱、支书年龄偏大等类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帮助、指导和督促后进村开展整顿工作;二是任务分解、责任到人。通过建立制度,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实行党政领导包村、机关干部蹲点制度,将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增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三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乡党委在抓后进支部整顿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其他党支部进行全面的整顿教育,要求每个村都要认真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限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创新思路,把握原则,增强后进支部整顿的有效性
在后进支部整顿中,乡党委坚持“三项原则”,严把“三个关口”,力求实现“三个转变”。即坚持一村一策,因村制宜原则。农村情况较为复杂,不能够千篇一律,能选举则选举,宜推荐则推荐,宜任命则任命,一切以有利于村内稳定,有利于发展为总体工作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后进支部整顿。坚持党内民主、党外民主有机结合原则。通过党员、群众推荐,使群众意愿经过民主集中制程序反映到党内,再经过选举、任命把多数人意愿变为现实,使选举出的支部班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性,促进了党内外民主的有机结合,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于推荐结果,要在党内外进行公示。在入户推荐时,由部分老党员陪同监督,使整个程序公平,公正,避免了党委暗箱操作的嫌疑,有利于新班子开展工作。严格把好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审批三个关口。处理好民主推荐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处理好民主推荐与党内选举的关系,处理好推荐与考察的关系。既充分尊重测评推荐结果,又不简单以票取人。要看是否符合支部班子结构和岗位职责要求,看群众是否认可,看其在村内处事、党内活动等方面是否坚持原则等,切实搞好组织考察,选拔政治合格的党员到班子中来。通过后进支部整顿,力求实现支部班子干事创业意识强、带民致富能力强、为民服务意识强三个新转变。
(三)找准症结,因村制宜,增强后进支部整顿的针对性
在后进支部整顿具体措施上,一是个别充实。在广泛考察的基础上,对村党支部采取个别充实的办法,增补部分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有群众基础的党员到支部班子,增强班子活力。如仝庄村党支部,我们在对支部班子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又及时吸纳该村的大学生村干部王积贤充实到支部班子中来,增强了班子的活力;二是帮扶走路。对个别村内矛盾复杂,确实不能产生合适支部人选的,由乡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到村帮助工作,逐步培养人选。如徐庄党支部缺乏战斗力,当时又没有合适人选,乡党委选派老干部王金星到村内任职,增强了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三是换届选举。针对一些因支部书记年龄、健康等原因不宜担任支书的村,直接进
白营乡后进支部整顿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