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922年知识界的制宪讨论论文.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922年知识界的制宪讨论论文.doc1922年知识界的制宪讨论论文
..毕业摘要1922年,随着旧国会的恢复和制宪运动的兴起,知识界就中国应该制定一部什么样的宪法开展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以《东方杂志》“宪法研究号”为中心,以国家结构形式、政体形式、国民权利问题为视点,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时人发表的各种不同意见或宪法主张,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其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1922年;知识界;制宪讨论;东方杂志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旧国会恢复,制宪工作重启..毕业,同_时引发了新一轮的制宪讨论。其时,《东方杂志》作为一个重要阵地,于是年11月中、下旬连续出版了两期“宪法研究”专号,集中发表文章30余篇,对讨论的开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次讨论涉及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关于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的政体结构及国民权利等等。这场讨论是中国制宪史上一次重要的宪政思考,它对当时的制宪活动,对后来宪政运动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讨论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力量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大类。单一制的特点是指国家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者自治单位所构成,联邦制则是指由两个或者多个成员国(邦、州、共和国等)共同组成一个国家。中国自秦朝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实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然而到了近代,特别是民国成立之后,单一制的国家形式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于是有了主张单一制和主张联邦制之争。虽然当时单一制的主张占了上风,但联邦制的声音并未消失。到了1922年,随着制宪讨论的展开,这一问题被再度提起。
在这场讨论中,以陈启修、宁协万、孙几伊、李三无、李剑农、康德昌、胡适、陈达材等为主的一批人,极力主张把中国从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改造成为联邦制的复合国家结构,他们是一批联邦制论者。他们所提出的理由是:其一,联邦制是促使人民参政及保障民权的根本途径。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启修认为,联邦制符合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做主管理自己的事务的需要,这是符合平民主义精神的,能更好地促使人民参政及民权保障。《太平洋》学人康德昌也同样认为,实行联邦制,人民参政机会多,与政府较为接近,由此可激励人民政治上之兴趣而启发其爱国心。其二,联邦制符合世界政治发展的大趋势。如陈启修认为,世界上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除英、美、德、俄四个大国之外,其他的国家也不少,可见
“联合的制度为现世纪政治界之特色”。李三无也指出,为了消除中央集权所生的弊端,战后多数国家纷纷放弃单一制而实行联邦制,以证明联邦制确实是一种世界性趋势。其三,联邦制较为适合中国地域广阔、交通不便、人口众多的国情。如陈达材、陈启修、胡适等人认为,由于我国幅员广阔,交通不便,人民无组织能力,所以不适合实行单一制;而联邦制不然,它不仅可以弥补因地域广阔而交通不便的缺陷,还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弥补因人口众多不能有效实行议会政治的弊端。其四,联邦制是发展国家及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如宁协万认为,中国可以仿效联邦制实行“虚国联省制”,允许各省成为具有高度自治权的“准国家”,这样可以使中国的政治人才不至于全部集中在中央去争位置,而是分散到各自治省从事地方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强调,“大国单独制若不把他打破使省省

1922年知识界的制宪讨论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