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心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如果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也就是说,冠心病实际上是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的心脏病。冠状动脉的作用就是供应心脏的血流,如果由于某种病变,冠状动脉狭窄了,相应的心肌就得不到足够的血流。刚才谈到了心脏是一个很辛苦的器官,每天要跳十万次,如果它得不到血流供应,得不到营养物质,它就跳不动了。如果动脉狭窄严重的话,比如一只手,如果动脉血管堵住了,手指就可能坏死,心脏也一样,心脏的心肌细胞也可能坏死,产生心肌梗死。冠心病病人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或者发生猝死。
2、是什么因素导致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呢?哪些人易得冠心病?
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病人数已超过两千万。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患者超过100万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有资料表明,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1倍。男性50岁,女性60岁以后,冠状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同样心肌梗塞的危险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随着饮食运动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病发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生活工作状况等都是导致冠心病高发的因素。另外,近年来,随着高脂肪、快餐化、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北京安贞医院统计:近15年,冠心病死亡率调查:男性35~44岁冠心病死亡率比15年前增加154%, 45~54岁男性死亡率增加76% 女性增加40%。
3、冠心病病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冠心病病人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绞痛。一般来说,在运动、情绪激动或者某些原因要求心脏加快工作量的时候,病人就会突然感到心前区或者胸部有激烈的绞痛或者闷痛,有时候疼痛会影响到颈部、左肩部或者左上肢。心绞痛的特点是持续时间很短,大约2、3分钟,同时疼痛往往能够在休息或者口服硝酸甘油以后缓解。另外,冠心病病人还会出现……
4、控制冠心病的关键是什么?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冠心病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和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患者而言),预防措施无论对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
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
5、什么是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根据冠心病易患因素,一级预防内容包括:
1、控制血压;
2、合理饮食结构及热能摄入,避免超重。防治高脂血症,降低人群血脂水平;
3、戒烟;
4、积极治疗糖尿病;
5、饮用硬水,软水地区须补充钙、镁;
6、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分激动;
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6、什么是冠心病二级预防?
冠心病二级预防,就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冠心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
冠心病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