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纸团的故事
学校生活中的许多突发事件,孩子们身上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都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展开德育活动的最佳契机。当然,只有那些随时关注孩子成长、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的老师,才能有这样的敏感性,才能有这样的智慧,并及时地捕捉教育的契机,随机施教,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获得了良好的道德修养。
本人曾经恰当地利用教室门口丢了一个纸团,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所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一天,我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赫然看见门口一张废纸,煞是醒目。同学们陆续回到了教室,他们一个个轻巧地从那个鲜红的纸团上迈过,有些人的脚正好踩在了纸团上,但他们好像都没有看见一样。我扫视了一下同学们,然后紧盯着那张纸团。同学们很纳闷:“老师在看什么呀?”终于发现老师看的是地上的废纸。有几个机灵鬼心领神会,冲上来争着捡。“别捡,废纸在说话呢!”我说:“听,他在批评我们丢失了一次捡起它的机会。我们把这个机会让给还未走进教室的同学,看看这当中谁最有公德心。嘘!有人进来了。”大家若无其事地坐下等待……有两位同学笑着走进教室。
看见老师后迅速走进座位上,莫名奇妙地东张西望,又有两位同学牵着手从那张废纸上从容地跨了过去。同学们的心揪紧了,恨不得飞身上去将“触目惊心”的废纸捡走,他们一次次热忱地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同学身上,可又一次次的失望了。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从纸团上一迈而过,教室里的叹息声随之不时响起。进来了一个,又进来了一个……学生的心灵在进行着一次次荡涤。
就在同学们绝望之际,一个平时不引人注意的女孩走进来,本来她已经从纸团上迈了过去,可好像又发现了什么,回过身,很自然地捡起地上的纸团。全班同学一起为她的行为欢呼起来,有的同学甚至大声叫嚷着:“王婧,你真棒!”
骤然间,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听到了同学们的羞愧、庆幸、自豪和他们的反思,看到了这件事带给同学们的震撼。
我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不在于我们有轰轰烈烈的行为,只在于捡起一张小小的废
一个纸团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