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平面(terminal plane)在乳牙列的咬合位置关系中,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的关系称为末端平面。
剩余间隙(leeway space)比较乳恒牙侧方牙群牙冠近远中径,乳牙侧方牙群牙冠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侧方牙群,这种所差的间隙称为剩余间隙
发育停止线(arrest line)又称新生线(neonatal line)胎儿离开母体后的变化在乳牙钙化进程上留有记录,即在乳牙冠部同一时期发育的釉质上,出现较明显的横线
年轻恒牙恒牙虽已萌出,但未达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
牙齿发育异常(abnormality of development of teeth)是指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常和牙齿萌出异常
畸形舌窝(invaginated lingual fossa)又称牙内陷,畸形舌尖为切牙的牙齿发育畸形,是牙齿发育时期成釉器出现皱折向内陷入牙乳头形成窝状畸形时称畸形舌窝
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是指在前磨牙的中央窝处,或接近中央窝的颊尖三角嵴上,突起一个圆锥形的牙尖
融合牙(fused tooth)是由两个正常牙胚的牙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成
结合牙(concresence of tooth)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发育完成的牙齿,由于牙齿拥挤或创伤,使两个牙根靠拢,由增生的牙骨质将其结合在一起而成
双生牙(geminated tooth)是牙胚在发育期间,成釉器内陷将牙胚分开而形成的畸形牙,表现为牙冠的完全或不完全分开,但有一个共同牙根和根管
弯曲牙(dilaceration of tooth)是牙冠和牙根形成一定弯曲角度的牙齿,多指的是前牙弯曲
低位乳牙又称乳牙下沉或乳牙粘连:常常指乳牙牙根一度发生吸收,而后吸收间歇中沉积的牙骨质又和牙槽骨粘连,形成骨性愈着,使该乳牙高度不能达到咬合平面所致
乳牙滞留(retained deciduous teeth)是指继承恒牙已萌出,未能按时脱落的乳牙,或恒牙未萌出,保留在恒牙列中的乳牙
盖髓术(pulp capping)是一种用药物覆盖于近髓的牙髓创面上,使牙髓病变恢复的保存全部生活牙髓的治疗方法
活髓切断术:是在局部麻醉下将冠部牙髓组织切断和去除,于牙髓断面上覆盖盖髓剂保持根部生活牙髓的治疗方法
去髓术(pulpectomy)是在局麻下或牙髓失活后,将全部牙髓去除,去除后预备根管,用能被吸收的根管充填材料充填根管,保留患牙的治疗方法
根尖诱导成形术(apexification)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肩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物及手术方法保存根尖部的牙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牙齿震荡(concussion)牙齿外伤后,主要影响牙周和牙髓组织,牙体组织完整或仅表现牙釉质裂纹,没有硬组织缺损及牙齿脱位时
咬合诱导(occlusive guidance)在牙齿发育时期,引导牙齿沿咬合的正常生理位置生长发育的方法
儿童口腔医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生理性流涎:乳牙萌出时,对三叉神经产生刺激,引起唾液分泌量的增加,但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来,形成“生理性流涎”
灵长间隙:存在于上颌乳侧切牙和乳尖牙之间,下颌乳尖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间隙
发育间隙:灵长间隙以外的生理间隙
牙齿萌出:一般指牙齿突破口腔粘膜的现象
卡式结节(Carabelli’s tubercle)上颌第二乳磨牙舌面近中部有时见隆起
特纳牙:个别前磨牙釉质形成和矿化障碍的现象首先由Turner报道,故又称特纳牙
氟牙症牙齿发育期间摄入过量的氟,损害了牙胚的成釉细胞,使釉质的形成和矿化发生障碍
四环素牙牙齿发育期间服用了四环素族药物,形成一种四环素钙的正磷酸盐复合物沉积于牙本质
诞生牙(Natal Teeth): 婴儿出生时口腔内已有的牙齿
新生牙(Neonatal Teeth): 出生后不久萌出的牙齿,一般是出生后30天内
奶瓶龋又叫喂养龋(Nursing Caries)由于不良的喂养习惯和/或延长的母乳或奶瓶喂养,超过正常的孩子从戒掉奶瓶过渡到固体食物的时间,可导致较早的、猖獗的龋患
环状龋(cyclic Caries )乳前牙唇面、邻面龋较快发展成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的环行龋,呈卷脱状。多见于冠中1/3至颈1/3处年轻恒牙定义恒牙虽已萌出,但未达合平面
猖獗龋(Rampant Dental Caries)突然发生、涉及牙位广泛,迅速地形成龋洞,早期波及牙髓,且常常发生在不好发的牙齿上
氢氧化钙活髓切断术是在局麻下将冠部牙髓组织切断和去除,在牙髓断面上覆盖氢
儿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