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古诗三首
语文S版4年级下册
明媚的春光,怡人的春色,往往是古诗描绘的对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三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意境却各不相同。它们或描绘一个令人向往的花团锦簇、蝶飞莺舞的境界;或描绘寒食节里,诗人白天和夜晚的所见;或描绘诗人船停瓜州时望见京口,已是绿意浓浓,春色融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三首诗都是传世佳作,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情怀。
新课导入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712年—770年)。祖先原籍湖北襄阳,后来迁居河南巩县。安史之乱前住在长安,生活贫困。安史之乱后,弃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边筑草堂。晚年离开成都,病死在去湘江的途中。杜甫一生仕途失意,生活饥寒交迫,这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杜诗体制多样,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称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韩翃: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南阳(今河南泌阳县附近)人。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
自主预习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5古诗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