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照明、信号与仪表
第一节汽车照明系
组成
车前照明(远、近光灯;雾灯;转向信号灯、轮廓灯、白天行驶灯)
车后照明(制动灯、尾灯、雾警灯、转向信号灯;停车灯;倒车灯;牌照灯;轮廓灯)
车内照明(仪表灯;阅读灯;踏步灯)
照明系技术要求
看得见和被看见
风格造型要求
由于照明系对行驶安全的重要,所以现在法规对此有严格规定。
照明系的发展
1884年点蜡烛的风雨灯、石油灯、电石灯
1908年电灯使用
1911年带抛物镜面的大灯增强路面照明
1919年为了解决由于增强路面照明导致的会车时炫目问题采用远近光设置,最初采用两组前照灯。后来采用双丝灯泡,通过改变投射角解决问题。
照明系的发展
1931年改善周边照明,主要是让前照灯在路面的投影向侧面多扩展一些,故采用纵向柱面透镜技术。
增大照射距离,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需要增加照射距离。
1945年不对称照射图案应用
照明系的发展
1964年卤素灯泡应用
1991年光电子气体放电照明系统(HID)
前照灯结构
灯泡(远近光)
反射镜(光线集中,提高光强)
散光玻璃(提高照射宽度)
前照灯的基本要求
保证车前有明亮而均匀的照明,100~150m,现在更高要求200~400m。
具有防炫目装置
光源
热辐射器件:普通双丝灯泡(已经淘汰)、卤素灯泡(碘钨灯泡、溴钨灯泡)
气体放电灯:需要加装电子镇流器用10~20KV点火电压使气体在电极间电离,产生弧光放电。
反射器
作用:尽量把灯泡的光收集起来达到最远照射距离
发展:早期多是抛物镜面、现在有阶梯式反射器、无级自由型反射器、PES多椭圆体系统。
材料:金属薄板或者塑料冲压或热塑成型,涂基质保护层,然后表面真空镀膜
汽车灯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