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课标内容: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三维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能够熟悉地球的圈层结构,能熟练判断各个圈层,了解其判断机理和依据,认识到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边界及特征。地壳的组成元素及分布,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理解地震波的分类、特性,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3)、掌握地壳厚薄的分布规律、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地球圈层结构图,掌握读图、判图的方法,培养看图用图的能力;
(2)、通过平面图和三维图的结合,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球的兴趣和强烈欲望,培养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地壳厚度变化规律;
(2)、外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2)、地幔及软流层和岩石圈的范围;
(3)、外部圈层的界限
重难点突破:多媒体演示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板书提纲: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横波
内部圈层
地震波
纵波
地球内部结构
地壳
硅铝层
硅镁层
地幔
上地幔
下地幔
软流层
岩石圈
地核
外核
内核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展示幻灯片)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是个什么日子啊?
学生回答:。
嗯,是的。,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和伤痛仍历历在目。但是,咱们作为一名地理学习者,除了感受地震带来的伤痛的同时,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它,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机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地震,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
板书: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探究学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通过地震了解地球内部结构,首先就让我们到地震现场亲身体会一下。当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们首先会感受到一阵剧烈的上下起伏震动,紧随而来的,则是强烈的前后左右摆动。震动和摆动一起,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展示幻灯片)。
那么,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地震时,人们首先感受到上下波动,然后才是左右摆动呢?
学生回答:因为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纵波比横波速度更快
很好,很正确!那么从中间我们可以归纳出两个结论:一、地震的能量是以地震波的形式传递的;二、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并且纵波速度要大于横波。
板书横波
:
地震波
纵波
请同学们看到教材30页阅读内容,对照下面的表格思考:地震波有哪一些特点呢?(展示PPT)
分类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较快
固态、液态、气态
传播速度都随所经介质的变化而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回答:
鼓励式表扬:很好!
总结:地震波的三个特点:;
,而横波只能通过固态;
。[板书]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结构课标内容说出地球的圈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