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世界互联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最新的2012年1月《第29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已突破5亿,达到 ,其中以青少年为主。80%的中国网民的岁数在10岁至40岁之间。
占中国人口
42%
占世界总人口
8%
众说纷纭话网络
请大家说说自己在网上都做了些什么?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正面的影响
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开拓大家的全球视野,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
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拓宽了我们的交往领域。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负面的影响
对于国民“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网络改变了国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信息垃圾弱化国民的思想道德意识。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网络道德
缺失
“虐猫”事件引发的网络道德批判
《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
2006 年2 月下旬至3 月中旬,一组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女子高跟鞋踩踏猫致猫死亡”的血腥照片引起了数万网民强烈的义愤和声讨。不少网友悬赏捉拿凶手,将虐猫女主角的大头照片、年龄、籍贯以及家庭信息公布于网上,一时期这事件闹得满城沸沸扬扬,各种声讨声如洪水般淹没了一切,有的甚至扬言要亲手杀死虐猫者。
网络道德引起社会关注
事件平息之后,无论是从道德,还是从法律规范的角度都引起了国人强烈的反思,就网络道德本身而言,“虐猫”事件过程中的中国网民在行使自己道德声讨权利的过程中,由关爱小动物的“正义维护者”却逐渐演变为以污秽的语言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公布施虐者个人信息,并扬言杀死对方的
网络暴民
网络道德引起社会关注
分析:从网友的这些行为可以看出,网络正成为几乎不受限制的舆论工具,网络道德缺失正在蔓延,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种道德缺失被合法化、正义化,逐渐演变为网络暴力。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
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
1、道德意识弱化,本我意识张扬
网络道德宣讲教学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