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比和比的应用
第三课时比的应用
学习内容:第49页“比的应用”及练习十二。
学习目标: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 、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利用比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 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3、组织讨论。
(1)、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一下两种分配方案。
方案1:每班分这筐橘子的一半。
方案2: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进行分配。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分配较合理。
4、引入课题。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解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 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小女孩的5是哪里来的?她是怎么想的呢?
4、你是怎样理解小男孩的想法的?下面的空应该怎样填?
5、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5分钟后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检查你们的自学效果,有信心吗?
(二)自学时,要比大家的坐姿,比大家的读书态度。
一种糖水由糖和水按1:100配成,要配置这种糖水606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检查方法1 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2 、1:100表示什么?11+100 怎么理解?
3、你发现应该怎样解答这类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应用题?
小结:
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
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拓展归纳
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课件显示情景)
师:老师这儿有一筐橘子,打算按3:2分给幼儿园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你们帮老师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四人一小组分一分。
(2) 记录分配的过程。
师: 分好了吗?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吗?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 小班
3个 2个
6个 4个
30个 20个
…… ……
师:分的结果都一样,但看来你们分的次数要比他们少一些,分的快一些,看来你们动脑筋了。
师:在这次分小棒活动中,你们有什么发现?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生1:我觉的不管怎样分,我们都按3:2的比来分,也就是我们每次分的小棒的个数比都得是3:2。
生2:我发现6:4 30;20
比和比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