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最新演讲:提升企业效率才是供给侧政策的核心
2016-04-19 谭冰梅,小欧中欧华南
在近期举办的中欧思创会·深圳站的活动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指出:供给侧政策的要点是从原来强调政府拉动需求转向强调企业提升效率。只有企业提高了效率,才有利润,有了源源不断的利润,企业才能投资,这样的投资才是可持续的。
《南方日报》今天刊登了许小年教授的独家专访文章,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了很多小年教授现场演讲的精彩内容汇编为文,一起来看看小年教授开出的三剂良方。
设问
为什么要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两种增长模式:
数量型增长:单纯依靠增加投入,企业采购更多的设备,建更多的工厂,雇更多的工人就能够增加产出和销售额;
效率型增长:不用增加资本,也不用增加劳动,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同样的资源投入可以得到更多的产出。
这两种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区别就是增长的可持续性,数量型增长没有可持续性,原因有二:
第一,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企业单纯依靠增加资本、土地、劳动力,其规模扩张最终会收到它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制;对于国家也一样,资本数量、劳动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无限增加。
第二,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越多,产能越大,产品的价格越低,单位投资的收益就越低,等到新增投资的收益等于零时,再拉动投资,经济也不增长了。
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后果除了产生大量的过剩产能,还有不断上升的债务风险。投资的资金从哪来?主要是银行贷款。从银行借钱不能永远借下去,借多了还不了,会出现债务危机。
单纯依靠拉动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行不通了,这是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大背景。
观点:提升企业效率是核心
供给侧政策的核心就是从强调政府政策转向强调企业提升效率。只有企业提高了效率,才有利润,有利润才能投资。企业效率高了,才能给员工加工资,收入提高才有消费需求。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说,供给决定需求,道理就在这里。
萨伊认为,拉动需求的政策在供给侧积累了越来越高的风险,过剩产能、库存和杠杆像三座大山,压在经济和企业的头上,实施供给侧政策的第一要化解风险,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搬掉三座大山;第二要促进企业转型,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企业效率。
开方
三剂良方提高企业效率
第一,全面减税。
全面减税的意义不仅在于减轻企业的负担,帮助它们度过当下的难关,更重要的还在于把更多的资源交给企业和市场来配置,而不是政府来配置。
第二,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推进市场化改革,缩小国有经济的规模,放松和解除管制,开放行政垄断行业,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政府可以考虑出售部分非关键性资产,降低政府负债,或者用来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金。
第三,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推进司法改革。
加强对私人产权的保护,稳定预期,鼓励长期投资,特别是对创新极为重要的研发投资。
宏观经济越差,改革的可能性越大,经济复苏就越快,所以不要悲观,在经济下行期中有很多机会,如果抓住这些机会,企业就能够尽快转型,并在下一轮高潮到来的时候能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
在实地调研中,我发现企业正在两极分化,优秀的企业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市场份额反而增加了,而落后的企业则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以零售业为例。中国每年的消费品零售总额20
许小年最新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