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
考点1 物质的检验
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
根据物质性质(主要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往往也是重要线索),使被检验物质与加入的试剂作用,转变为某种已知物质,或产生某种特殊现象,从而确定该物质的存在。常见的特殊现象有:
①生成气体:能够生成气体的离子很多,生成的气体也常有性质的相似之处,判断时要注意干扰。
②生成沉淀:许多金属阳离子或酸根阴离子都可生成具有特殊颜色、特殊性质的沉淀,但同时也应注意排除干扰离子。
③显现特殊颜色:特殊颜色的出现或消失并配合特殊试剂,是鉴别物质的常见方法,检验Fe3+、苯酚检验Fe3+、酸性KMnO4检验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醛类物质等。
例1 三位学生设计了下述三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试液中有。
试评价上述各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甲方案:先加BaCl2可能生成AgCl沉淀,再加HCl也不溶解。方案不严密。
乙方案:首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无沉淀出现,证明没有离子与H+或Cl-产生沉淀,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证明只有。所以此方案严密。
丙方案:先加HNO3可将氧化成,所以方案也不严密。
考点2 物质鉴别
(1)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①先看外观是否有特殊颜色的物质。如有则可利用它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③若以上两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法,一般采用列表法解比较简捷,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若未知溶液较多,则注意从现象最明显,最容易推断的物质为突破口,然后再顺藤摸瓜推断出其他未知物质。
④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用一种试剂鉴别物质,首先必须考虑物质组中离子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再根据不同之处选择试剂。
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石蕊)进行鉴别。
②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即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水解呈碱性的盐的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选用酸或水解呈酸性的盐的溶液作试剂。
(3)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题目往往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回答时要掌握以下要领:
①选取试剂要最佳:选取的试剂对试剂组中的各物质反应现象要专一,使之一目了然。
②不许原瓶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试剂污染,“别”而无用。要有“各取少许”字样。
③不许“指名道姓”: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试剂加入某某物质……”的字样。一般简答顺序为:各取少许→溶解→加入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③鉴别有机物时,若被鉴别物质中含有醛基、羧基,应先考虑用新制得的Cu(OH)2悬浊液鉴别。被鉴别物质中含有酚的,可考虑用Fe3+利用显色反应鉴别。
例2(2011·重庆卷)不能鉴别AgNO3、BaCl2、K2SO3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他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
、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D
2013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轮)第41讲_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