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重拾自信”征文:“四个指头”与一个大拇指
“两学一做·重拾自信”征文:“四个指头”与一个大拇指
暮春时节,木棉花怒放,八桂大地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的热潮。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组织层层立下扶贫“军令状”,几乎每到一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在扶贫一线忙碌的身影。我担任第一书记的对口帮扶贫困村正在开展危房改造。“李书记,今年的危房改造指标给我一个吧,事成后,我不会忘记你的。”一天清晨,我还在洗漱,忽然响起一阵敲门声,我应声开门。门外站着的是贫困户李永俊老伯。他一手挠着头发,很难为情地看着我。话音刚落,他伸出右手用“二个指头”在我面前比划了一下,并从口袋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危房改造申请书。这个手势,是村里的风俗,一个指头代表1000元钱,“二个指头”无疑就是20**元。危房改造工程代表着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关怀,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怎么忍心收困难群众的好处费。我抹去嘴边的牙膏泡沫,郑重地对他说:“你家房屋情况我清楚,符合危改条件,我会尽力为你争取指标。但这个指标要经过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公示后才能确定。”我所在的这个贫困村全村513户共3500多人,其中贫困户65户共363人。得到危房改造指标的贫困户,每户可得到有关部门下拨的1.6万元至2.1万元不等的补助。但每年的指标有限,分解到本村只有10户左右。不久后,村“两委”干部召集党员、村民代表召开危房改造民主评议会。开会前夜,永俊伯打着手电筒来到村委会办公楼宿舍找我。他向我伸出了“三个指头”,并悄悄地对我说:“这事只有你知,我知。”我送永俊伯出门,直到他消失在茫茫的山村夜色中。霎时,狗吠声此起彼伏,“杨震却金”
的故事顿时浮现眼前。当时,杨震调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以前被他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任昌邑县令。王密夜里去拜见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杨震不收。王密说:“夜里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的这句话,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已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如果真收了群众的好处费,我还有起码的党性意识吗?次日,民主评议结果永俊伯户得分排在第11位,但全村只有10个指标,我的心沉甸甸的。当天下午,我入屯调研扶贫猪
“两学一做·重拾自信”征文:“四个指头”与一个大拇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