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第1页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
能的改善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 5 月-2021年 11 月脑卒中偏瘫患者共132例,数字表随
机分 2 组每组66 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综合
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相关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运动功
能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Barthel 指数、生存质
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结论:常规联合综合康复
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
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效果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有缺血性和出血性,大多数人的运动和
脑神经功能都有一定的障碍,偏瘫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偏瘫由于中枢神经损伤而
引起的本研究发现,脑卒中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下降,有较高的认知障碍,且有
较大的负面情绪,会对病人的生存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康复疗法可促进患者神
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和运动功能,而传统的药物和基础康复训练仅注
重康复运动功能,而不能达到很好的恢复神经功能。综合康复疗法通过训练饮食、
运动等生活能力,采用针刺疗法、物理康复等来调整神经中枢的兴奋性,激活休
眠的神经组织,实现代偿,重建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功能 [1]。本研究分析了综合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第1页 :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第2页
选择我院 2021 年 5 月-2021 年 11 月脑卒中偏瘫患者共 132 例,数字表随机
分 2 组每组 66 例。其中,对照组男 44 例,女 22 例,年龄 61-78 (±)
岁。观察组男 42 例,女 24 例,年龄 61-76 (±)岁。两组统计学比较
显示 P 大于 。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常规给予甘露醇、降低血压、营养神经等药物
治疗。
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治疗。( 1)心理康复。康复治疗师会对病
人进行心理疏导、情感上的安慰、言语上的鼓励,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促
进双方的感情,让病人在治疗中保持愉快的心情。(2)针刺。取太冲、足三里、
曲池、合谷、外关、患肢阿是穴,用补法针灸 30分钟,一天一次,连续 10天。
(3)肢体康复训练。建议病人尽早进行体位转换、患肢主动或被动运动、坐位
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 ADL训练(包括穿衣、洗漱、上洗手间等)训练。在
运动过程中,病人可以忍受,并且不会感觉到疲惫。①体位干预。应视脑卒中患
者的病情,采取仰卧、健侧、患侧三种体位。健侧卧位:将头朝向患者一侧,用
枕垫将上臂置于患侧,肩膀弯曲 90 度,手腕和手指关节充分伸展;在受累一侧,
尽可能地伸直上臂,使其与躯干呈 90度以上,伸直肘部,掌心向上;平躺:患
侧上肢稍高,有枕头,小腿垫高。帮助患者在两个小时内进行一次姿势调整。②
按摩干预。定期按揉防止长期卧床引起的肌肉萎缩,以每日 2~3次为宜,每次
15-30分钟,由近到远,由轻到重,由慢到快。③运动干预。病人的锻炼包括被
动训练与积极训练,被动训练是指护士协助病人缓慢活动,病人习惯后,增加动
作的幅度和速度;积极运动是指病人自觉进行的活动,如握手、桥步、移动病床
等;积极运动是指病人有自主的活动能力,如握手、移动桥位、移动病床等。病
人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先慢慢起身,然后半坐,观察病人有没有晕眩、其他不
适,当病人习惯后,再慢慢站直,直至坐直。病人在站立训练期间,可以在护士
的帮助下缓慢站起,再用辅助站立装置来减轻病人的腿部重量,具体的时间要视
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④行走和自理能力训练。病人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逐步进行步行锻炼,并在护士或其他辅助器材的帮助下,逐步进行。在日常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第2页 :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第3页
护理中,要穿插引导病人逐渐学会洗脸、梳头、穿衣,逐渐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
⑤物理疗法。采用电脑中频(热透)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将治疗仪的塑料极
板置于患者患侧肢体肌肉的起始及终止处,进行电刺激治疗,每日治疗1 次,每
次治疗30min。(4)吞咽功能训练。①体位:病人采用身体30°平躺,头向前
弯曲,用枕垫支撑偏瘫一侧的肩膀,康复医师在病人的身体一侧;这时练习,食
物不容易从嘴里流出,有利于将食物送到舌头根部。②食品选用:选用质地均匀、
质地均匀、粘性适中、不易松软、易咀嚼、易流经咽喉和食管等部位的食品,且
不易在粘膜上留下痕迹,同时要注意到食品的色泽、香气和温度。③进餐速度:
进餐的速度比正常人要慢,每次咀嚼、吞咽的时间为 45分钟。④吞咽神经和肌
肉电刺激仪进行治疗,每天给予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进行训练。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相关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

显效:神经功能改善 50%以上,生活自理;有效:神经功能改善 18%以上;
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排除无效率计算总有效率 [2]。

在 ,计数 x2 统计,计量 t 检验, P< 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二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P> ,而治疗后两组肢体
运动功能相关指标均改善,而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如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第3页 :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第4页
组 时 左右步长 步速(步/ Fugl- BBS 积分
别 期 差(cm) 分) Meyer 评分
干 ±0. ±3 ±1 ±1
预前 37 .12 .72 .72

察组
干 ±0. ±1 ±3 ±3
预后 16 .26 .26
干 ±0. ±3 ±1 ±1
预前 36 .12 .16 .16

照组
干 ±0. ±1 ±1 ±2
预后 22 .12 .1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 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 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比较,P>
,而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 指数、生存质量评分均改善,
而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
对照组,P<。如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 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比

组别 时 生存质量评
NHISS 评分 Barthel 指数
期 分
干 ± ± ±
观察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第4页 :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第5页
组 预前
干 ± ± ±
预后
干 ± ± ±
预前
对照

干 ± ± ±
预后
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如表 3.
表 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4 57
23 9
(66) ()
观察组 28 66
38 0
(66) ()

X2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452 KB
  • 时间2025-02-10